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惊病! (第1/1页)

送走了张简之后,沈老爷让人把文书都下发了下去,然后他回到了家中,却没有第一时间进卧房,而是到了自己的书房里,翻看着几份由邸报司送到他桌子上的文书。 大多是北边的情况,没有多少关于燕京的情况。 毕竟,从朝廷体制上来说,邸报司不在他手里,已经十余年了,虽然十余年时间里,沈毅依旧能支使得动邸报司,但是人心如水,现在的邸报司还是不是沈毅创建的那个邸报司,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当然了,沈毅现在,也不是完全依靠邸报司来获取情报了。 毕竟在朝廷外面,有个财力庞大的许复在替他做事,东南的福州,他还有个小舅子,明里暗里,也在替沈侯府办差。 几份文书看了一遍之后,沈老爷走到窗边,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 此时月上中天,半满的月亮月光铺洒,照在沈毅的脸上,把沈毅的书房一角,照成了月白色,映出了沈老爷的影子。 沈毅看着天上的月亮,沉默了片刻之后,微微叹了口气。 洪德帝的所作所为… 或者说这一两年来的所作所为,处处透露着两个字。 急躁。 不管是迁都,还是着手做好朝廷的制衡,都充满了急躁两个字。 而洪德帝原本并不是这个性子。 当初沈毅力主北伐的时候,他都有些犹犹豫豫,一度想着让沈毅再缓两年。 而北伐成功之后,整整十年时间,洪德帝在做的事情,都是在休养生息,尽力恢复国力。 而就在这短短的一两年事情,他似乎想把一切能做的事情都给做好。 念及此处。 沈毅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去年,沈渊从建康回到燕京,给他带回了孙太后病重的消息,而沈渊贪玩,路上耽搁了两个月。 也就是说,沈毅差不多迟了两个月到建康。 而孙太后依旧健在。 偏偏是他沈毅到建康不久,孙太后病情加重,一命呜呼了。 联想到孙太后生病,从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再想到孙太后病榻前那句逼迫皇帝立储的临终遗言… 孙太后…逼迫皇帝立了一个朝廷迫切需要的储君。 而皇帝想在那个时候迁都成功,也迫切需要储君站出来表态,以及沈毅到场站台,迁都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而孙太后生前,是反对迁都的。 她这么一死,皇帝立储,皇帝立储的前提是让储君在朝会上,表达出储君力主迁都的态度,立储的文书才下随后发了下去! 也就是说… 这一两年以来,发生的一切种种事情,都是从孙太后一命呜呼开始的! 想到这里,沈老爷似乎觉察到背后有个人在盯着自己,他猛地回头,浑身的汗毛都随之炸开了! 身后并没有人,只有书房里微微闪烁的烛光。 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沈老爷踉踉跄跄,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将头埋在两条胳膊里,喃喃自语。 “不对,不对…不可能的。” “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到弑母这一步,不可能的…” 小声呢喃了几句之后,沈毅抬起头,看向眼前闪烁的烛火。 “假如…假如他的身体突然坏到了一定的程度,假如他觉得,自己会走在太后前面…假如…” “孙太后成了他政治目标的最大绊脚石…” 沈老爷不觉有些浑身发麻,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否决了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 孙太后病故的时候,他就在皇帝旁边,皇帝陛下那会儿极为伤心,泣不成声,绝不是装出来的。 是了。 沈毅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喃喃道:“至多…” 他低声道:“至多是太后已经病了,他轻轻推了一推,至多了…” 嘀咕到这里,沈毅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沈老爷被吓了一跳,猛地回头。 “一个人嘀咕什么呢?” 陆若溪温柔的声音传来,她手里端了一碗热汤,放在了沈毅面前。 “让厨房给你炖了鸡汤,趁热喝罢,这段时间这么忙,别累坏了身子。” “咦。” 陆若溪抬头看着沈毅,有些好奇的问道:“怎么一头汗?这书房里这么热么?我让人拿点冰进来?” 沈毅默默摇头。 “我不碍事。” 他后靠在椅子上,看着面前的鸡汤,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这两天我没怎么在家…” 沈毅看了看给他擦汗的夫人,问道:“李家的老四,来过没有?” “来了,怎么没来。” 陆若溪轻声笑道:“不过咱们桑桑呀,没有见他,那孩子在家里,跟济儿玩了一个下午才离开。” “他是皇子,我又不好赶人。” 沈毅点了点头,深呼吸了一口气,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鸡汤,只觉得浑身发冷。 ……………… 沈老爷病了,发烧,而且烧的不轻。 他少年时间,便以翰林的身份去东南剿倭,之后十几年时间,都一直在军伍之中厮混,甚至学了不少强身健体的功夫。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