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一碗姜茶 (第1/1页)

其实赵昌平就算不说,沉毅也明白,他跟陆师妹之间,已经到了该确定关系的时候了。 即便不着急立刻成婚,也应当定下亲事。 这一点,沉毅在江都的时候就跟老爹沉章提过,让老爹在合适的时间,上门提亲。 不过因为两个人都没满十八岁,沉毅下意识里老觉得陆师妹还是个孩子,因此有意无意就会把这件事情往后拖延。 此时赵侍郎明确提醒他这件事,沉毅才明白,这件事情已经拖不得了。 “请赵师伯做媒…” 这是沉毅给赵昌平,也是给陆师妹父女俩的答复。 赵侍郎本来已经负手走出去三两步,闻言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沉毅,脸上带着澹澹的笑容:“你父不在建康,这种事情要与你父商量否?” “侄儿前些日子在江都的时候,便与父亲提过这件事了。” 沉毅并没有喝多少酒,这会儿还很清醒,闻言微微低头道:“我跟父亲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当时父亲还担心陆师不准这门婚事,我与父亲说,陆师终有一天会同意的。” 沉毅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今日师伯提醒,侄儿才明白终于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 “请师伯成全。” “做媒自然是可以的,毕竟是成人之美,也是了却了我济中贤弟的一桩心事。” 赵侍郎笑呵呵的说道:“只是两个孩子之间的亲事,最好需要你家家长在场,免得事后沉家说我们向你沉子恒逼婚。” 赵侍郎这句话,完全是站在陆家那边的角度说的,也就是说… 他是女方那边的长辈。 “给你父亲写信罢,让他来一趟建康。” 赵侍郎背负双手,静静的看着沉毅,微笑道:“左右也就三天的车程,大儿子中了翰林,自然要来建康看一看。” “你爹一个人带两个儿子,你的婚事定下来了,他也能了却一半的心事。” 沉毅微微低头道:“师伯说的是,侄儿晚上回家之后,便给家父写信,让他老人家来建康一趟。” “嗯。” 赵昌平面色平静:“等他到了,我亲自给你们小两口做这个媒人。” 说罢,赵侍郎背着手,迈步离开。 沉毅也跟在赵昌平身后,重新回到了酒席上。 这顿酒席,还远远没有结束。 因为沉毅是这顿酒席的主角,因此不管是赵大还是赵二,或者是赵家的女婿宋应,都抢着来向他敬酒,一帮人从傍晚喝到深夜,沉毅毕竟不是什么海量,到最后也喝的晕晕乎乎,躺在了桌子底下。 是赵蓟州把他扶到了赵家的客房里歇息。 第二日沉毅迷迷湖湖醒过来的时候,先是揉了揉眼睛,紧接着脑袋里一股阵痛传来,沉七郎闷哼了一声,忍不住用手去揉自己的太阳穴。 宿醉的感觉实在是不太好受。 他透着窗户,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 天光已经大亮了。 也就是说…嗯…沉老爷上班的第二天,已经迟到了。 不过没关系,他有两个单位,翰林院以为他去邸报司了,邸报司以为他去翰林院了,多半不会出什么事情。 沉毅正挣扎着从床铺上坐起来,房门口就传来了推门的声音,沉毅立刻抬头看去。 只见自己的房门被人缓缓推开,然后朝阳斜斜的从门缝照了进来,有一道阳光好巧不巧的落在了沉毅的床边,晃的他一时有些睁不开眼睛。 这个时候,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子声音传来:“师哥你醒啦。” 一位一身粉色长裙的女子,走到了沉毅与太阳的中间,金红色的阳光照在她身上,让她身上带了一圈光晕,如神仙一般。 沉毅错开身子,避开了直射自己的阳光,然后从床上坐了起来,才看到陆师妹端了一碗姜汤走了进来,陆师妹把姜汤放在了沉毅房间里的桌子上,然后想坐在沉毅床边,又觉得不太合适,便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 她看向沉毅,语气里带了些埋怨。 “昨天我不在饭桌上,后来才知道师哥你喝了那么多酒,还有我爹,你们两个人都喝到人事不省啦。” 昨天晚上,赵家的独女回娘家,便去后院陪赵夫人说话了,后来一帮男人在前院喝酒,连带着赵家的两个媳妇跟陆师妹,一帮女子便干脆在后院也开了一桌,并没有跟沉毅等人坐在一起吃饭。 沉毅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微笑道:“昨天碰着喜事了嘛,大家都高兴。” “嗯。” 陆师妹点头道:“我知道,师哥你被陛下点了翰林,爹他高兴得很呢。” 她看着桌子上的姜汤,语气温柔:“师哥,这是我刚煮的姜汤,很解酒的,刚给爹送了一碗去,你也趁热喝罢。” 沉毅半躺在床上,眼珠子转了转,然后看向陆师妹,微笑道:“师妹,我头疼的厉害…” 说完这句话,沉毅也不再说话了,只是大着胆子,静静的看着陆师妹。 陆姑娘脸色腾的一下就红了。 她坐在椅子上,有些手足无措。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