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挑拨离间 (第1/1页)

是夜,皇帝陛下终于从昭德宫,回到了甘露殿。 甘露殿里,已经堆起了厚厚的一沓文书,不过今天的文书相比较平时要少了许多。 平时最少要有四五沓文书。 之所以今天的工作量减少,是因为皇帝提前给中书打了招呼,说自己身体不适,让中书只送报大事要事过来。 因为工作量减少,皇帝陛下今天只花了一个多时辰,就把这些文书处理完,然后他才从书桌的桌角,拿来了高明已经准备的,有关朱圭的资料。 皇帝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把朱圭的资料看完,然后抬头看了一眼高明,问道:“你怎么看?” 高太监微微低头,开口道:“陛下是问如何看待广东的事情?” 皇帝“嗯”了一声,淡淡的说道:“事关一省的巡抚,不是小事,朕不能凭借沈七的一封信,就去动朝廷的二品大员。” 朱圭贪污的事情,并不难查。 很显然,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位封疆大吏贪墨的事情,不过相比较于朝局稳定来说,贪污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更不是扳倒一位封疆大吏的理由。 如果真要如此较真,那朝廷上下没有谁的屁股能是安全干净的。 高太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陛下,按照时间推算,这封信是沈学士刚到广东不久写的,按照常理,应该…” “不是私怨。” “那就是为了公事。” 皇帝淡淡的看了一眼高明,微笑道:“你的意思是,要朕支持沈毅,是不是?” 高明连忙摇头,低头道:“陛下,沈学士所为,可能不是为了私怨,但是为了一些贪腐的事情,就想要调换一省的封疆,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太过幼稚,奴婢据实回话,并没有支持沈学士的想法…” 皇帝揉了揉眉心,然后淡淡的说道:“他并没有让朕调换广东巡抚,他只是向朕建议,沿海五个市舶司,今后与地方衙门完全脱开干系,市舶司由宫里的人派去主导,至于缉捕走私,则有都司五卫负责。” “这是要限制地方衙门的权柄…” 皇帝打了个哈欠,有些困了:“可谁又去限制沿海都司的权柄呢?” 高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陛下,如果按照沈学士所说的去办,地方衙门在里面,捞不到一点好处,将来难免会阳奉阴违,暗中支持商船走私,甚至…诋毁王政。” “奴婢以为,沈学士有些太年轻了…” 皇帝挑了挑眉头,看向高明:“朕也很年轻。” 高太监立刻低头:“奴婢失言…” “你说的话,朕都明白。” 皇帝陛下放下了手里的朱圭卷宗,瞥了高明一眼:“沈七也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然他在浙江就不会想法子捉到周义山的把柄,在福建就不会捧出一个愣头青程廷知。” “他这是把问题丢给了朕。” 皇帝缓缓开口道:“朕如果要处理广东,那么他便依言照办,朕如果将就过去,过几年广东市舶司乃至于其他几个市舶司办砸了,也跟他沈七没关系了,”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语气也充满了无奈:“归根结底,是官场风气不正。” 大陈朝廷,已经一百多年了,哪怕是按照南渡之后的历史算,也已经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已经有了稳固的既得利益群体,各种既得利益者盘根错节,官场上很多贪污腐败,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 这种就是“风气不正”。 皇帝可以杀一两个官员乃至于几十个官员的人头,可以罢免几百个官员的官职,但是新来的上来,老实个一两年之后,将来多半还会是这个模样。 很难从根子上扭转。 想到这里,皇帝陛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然后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缓缓说道:“今天天色太晚了。” “这样罢,明天…” 他看向高明,淡淡的说道:“明天没有朝会,伱去一趟张府,把张敬给朕请来,就说朕有事情请教他。” 高明目光流转,微微低头道:“陛下圣明。” ………… 次日上午,已经致仕四年多的宰相张敬,又重新被请进了皇宫里,在高明的陪同下,一路来到了甘露殿门口。 高太监一边在头前领路,一边笑着说道:“老相国精神矍铄,风采不减当年啊。” “老了…” 头发已经白了大半的张敬叹了口气,无奈摇头:“脖子都已经入土,高公公莫要取笑老夫了。” “老相国玩笑。” 高太监微微侧身,笑着说道:“陛下一直很惦记老相国。” 张敬微微低头,笑着说道:“老夫也很思念陛下,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向陛下辞行还乡。” 高明微微低头,没有接话。 很快,张敬就到了甘露殿里,见到了正在看书的皇帝陛下,老相国作势行礼,皇帝陛下连忙上前,把老头扶了起来,笑着说道:“相国莫要多礼,坐着说话罢。” 张敬低头谢恩。 君臣二人在这个时候,对视了一眼,彼此的目光之中,都看到了一些感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