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圣明 (第1/1页)

沈毅一共弹劾了八个人。 俱是崔煜一系。 而且,虽然这些人品级不高,基本上都是五品或者五品以下,但是全部都是一些比较要紧的衙门,和一些比较权重的位置。 尤其是吏部的两个位置! 沈毅在殿门外,跟赵相公说他会吵架,就是因为,一旦这些职位空缺出来,中书多半会因为这些缺位,吵上几次架。 文武百官之中,站在吏部之中的考功司郎中陈裕,原本听到沈毅要弹劾官员的时候,他的目光是炽热而激动的。 宽大袍服下面的两只手,都在微微颤抖。 但是… 当他听到沈毅,念出一连串名字之后,这位陈郎中,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身体都僵住了。 因为他给沈毅的那些“证据”里,并没有提到过这些人! 半个字都没有提到过! 他那些证据,只针对崔煜一个人! 帝座上的皇帝陛下,饶有兴致的看着正在对自己躬身行礼的沈毅,忽然笑了笑:“沈卿短短几息时间说的事,快要比御史台一整年的事情都多了。” 这句话很好理解。 这么多京官,而且是要职京官,整个御史台一年都弹劾不了这么多。 甚至,好几年都弹劾不了这么多! 尤其是,这些官员都有后台的情况下。 沈毅面色平静,低声道:“陛下,或许是臣运气好,也或许是这些贪官污吏防备御史,却没有防备臣。” “因此,臣得以侥幸,拿到了一些证据。” 他从袖子里,取出奏书,两只手捧着:“请陛下过目。” 皇帝看了看沈毅,又忽然扭头,看向宰相陈靖,微笑道:“陈相怎么看?” 陈靖心里一阵无奈。 这是什么场合?这是大朝会! 在这里,他还能怎么看? 陈相站了出来,手捧朝笏,低头道:“回陛下,我大陈历来法度严明,若确有贪赃枉法等不法情事,自然应当严加查办,绝不姑息。” 皇帝这才点头,开口道:“那高明,去把沈爱卿的文书,取上来罢。” “先收着,一会儿朕再细看,派人查办此事。” 听到皇帝这句话,在场不少人,已经脸色骤变。 因为沈毅弹劾的这些人里,除了那位京城的县令,还有吏部主事之外,其他都是五品左右,基本上都在大朝会里。 也就是说,这些当事人都在场。 当下,立时就有不少当事人慌忙站了出来,跪倒在皇帝面前,大喊冤枉。 这些人里,绝大多数人都知晓利害,因此不敢看崔煜,但是还是有一两个愣头青,用哀求的目光看着崔煜,想让崔相替他们说说话。 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事情是否属实,朕这里还没有查清楚,哭天抢地的,像什么模样?” “左右,先拿下去,锁禁在各自家中,等待朝廷查办。”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静静的说道:“若沈侍郎所言不实,朕自然会还尔等一个清白。” 说完这句话,皇帝又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崔煜。 之间崔相公目不斜视,依旧面色平静,似乎朝廷里发生的事情,跟他全无关系。 皇帝脸上的笑意,又多了一两分。 不过,他很快收敛笑意,咳嗽了一声,正色道:“难得沈爱卿,在前线奋勇杀敌不说,回到了建康之后,还关心朝事。” “朕心甚慰啊。” 他看着中书那边,问道:“陈相,朕发下去的圣旨,中书那里走完了没有?” 陈靖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四个“同事”。 四位宰相都是目不斜视,仿佛皇帝的问话,跟他们全无关系。 陈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低头道:“回陛下,已经弄完了,随时可以下发。” “那好,既然过了,朕就借着这次大朝会,直接宣布出来罢。” 皇帝看着沈毅,微笑道:“沈爱卿今年一整年时间,攻伐北齐,屡建奇功,朕与几位宰相以及吏部堂官商量了之后,决定擢升沈卿,为山东巡抚!明年替朕,替大陈…” “抚育山东百姓,善待归汉之民。” 这话一出,朝廷里几乎所有人的目光,又落在了沈毅身上。 这姓沈的,刚上书参了人,还没出结果,就被皇帝拔擢,那么那些弹劾的结果,已经不言自明了。 沈毅毕恭毕敬,跪地谢恩道:“北伐之战,全赖陛下运筹之功,以及前线将士用命,臣实无功劳,如今屡受皇恩,羞愧无地…” 皇帝面带微笑:“让你领你就领着,反正这个山东巡抚能不能成,还得看你自己。” 说到这里,皇帝又看了看朝廷里的文武,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可有谁不服气的?” “如果不服,尽可以说出来,朕立时褫夺了沈卿的山东巡抚,出让给诸位爱卿。” 更没有人敢说话了。 好家伙,山东六府如今只拿回来一府,如果沈毅不去,换个人去山东,仗打赢了还好,打不赢,恐怕就不是丢官的事情了。 没有人敢应答。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