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页)

“回禀父皇;儿臣听闻圣旨要立即对周新处以极刑。”朱高炽俯身道:“特来向父皇求证。”

“朕可以告诉你;不假。”朱棣冷声道:“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如今浙江人心惶惶;又逢天灾;儿臣斗胆乞求父皇;”朱高炽叩首道:“法外开恩;暂且饶他一命;让他戴罪立功。”

“他写了那样的东西;你还敢替他说情”朱棣神情阴冷彻骨;声音如从九幽黄泉发出:“他无君;你也要无父么?”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朱高炽的心还是不禁一直往下沉;就像被扔进无底的深渊。直到他想起自己出门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之念;方咬着牙定了下神;虽然仍不敢和父皇对视;口中却道:“儿臣再次斗胆请求父皇;看一眼周新写的那东西。”

朱棣见素来懦弱的儿子;居然没有被自己屡屡震慑妖魔的目光和声音降住;反倒有些意外;凝望着殿外的疾风骤雨;幽幽道:“太子的意思是;周新写这个东西;你实现并不知情。”

“回禀父皇;儿臣的确不知情。”朱高炽沉声道。

“好一个不知情;”朱棣发出桀桀的笑声:“不知情你能冒着瓢泼大雨进宫;在殿外跪等一个时辰;还把郑和当救兵搬来;不就是想跟朕来斗法么?”

朱高炽镇定道:“儿臣向皇天发誓;如果我是知情的;就让天雷立刻将儿臣殛了”仿佛为了配合他的话;一道闪电伴着雷声;在殿顶炸开;照得这对天家父子;面目都有些狰狞。“儿臣只是因为听说周新要被处斩;情急之下才进宫求见的。”

“周新不是处斩;是凌迟。”朱棣阴森的笑道:“他是朕的臣子;生死也由朕来决定;你又操得哪门子心?怕他情急之下;把你也一起供出来?”

“父皇明鉴;儿臣和周新除了公事外;绝无半分联系;”朱高炽额头终究现出汗来。

“撇清之前;你得先把屁股擦于净”朱棣语气尖酸道:“周新的那个……叫王贤的手下;为何一进京便住进了东宫;你当朕是瞎的么?他一个小就敢在京城上蹿下跳;刑部都察院也就罢了;没有你的指使;他能进去庆寿寺和天香庵么?”

“王贤是瞻基在苏州认识的伴当;瞻基少不更事;只当他是朋友;便非要将他请到家里。儿臣当他是个义士;加之知道他时;他已经在府上住下了;不好再赶人。”朱高炽道:“但是儿臣还专门警告了他一次;不要妄图利用太孙营救周新。至于他去天香庵;是因为姚少师的要求;而他为何会得到姚少师的青睐;儿臣就不知道了。父皇可召姚少师来一问便知。”

朱棣也是很大程度上;因为王贤的存在;才会怀疑到太子和周新是一伙儿的;如果太子不来说明;这个猜测就会坐实;从而引发一连串的灾难。所以朱高炽豁出去了也要面圣;非得亲口说出来;才不会被父皇误会。

“想不到你还有一张利嘴;”朱棣冷哼一声;但心里似乎不那么憋闷了;语气仍旧尖酸道:“世人皆知太子光明仁厚;敢作不敢为;算什么光明仁厚?”

朱高炽的双腿酸胀钻心;但他这时竟显出难得的定力;双手撑地;一动不动咬牙强撑道:“知子莫若父;儿臣是不是光明仁厚;父皇应该最清楚。儿臣生而愚钝;肥胖残疾;我想父皇依然肯立我为太子;十几年来悉心教诲;也正是看中儿臣这点。儿臣知道自己勇武比不上二弟;多谋及不过三弟;只能日日提醒自己;要保持本色;做不了勇者、智者;就做一个仁者。如果父皇觉着儿臣连个仁者都算不上;儿臣也没有面目再占据东宫;情愿让贤”

朱高炽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智者;但这番话没有大智慧可绝对说不出来。至少朱棣听了这话;表情终于不再那么阴森;只是冷冷道:“你真想撂挑子;就上个本请辞;有的是想跟你换的。”

“儿臣这就请辞”朱高炽重重磕头道:“请父皇免去我太子之位”

“混账东西;你还嫌朕没给气死么o”朱棣喝骂一声;但恐怖程度已经不及方才十分之一。之前皇帝之所以雷霆震怒;是因为他怀疑这是个阴谋;有人在借周新的嘴;来动摇自己的权威。而大明朝有动机、有能力这样做的;只有太子。加上父子关系不睦;太子一直以来又极力保护周新;所以朱棣才会怀疑太子在背后指使。

但朱高炽置之死地而后生;反而让皇帝不再怀疑他。是啊;以我朱棣的威权;哪怕没了威信;还是独夫;激怒了自己;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太子。给他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激怒于我。

虽然太子不是说换就能换的;哪怕他这样强势的君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