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部分 (第1/4页)

要知道,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十年里,董小倩没有踏出过别业一步,也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有人却能从故纸堆里把这个案子捡拾出来,再把人找到。除了当初负责这个案子的北镇抚司,庄敬想不到有谁还能办到了。

一想到北镇抚司这四个字,庄敬登时汗如浆下,这个节骨眼上,北镇抚司费这么大劲儿找出董小倩,肯定所图甚大。是要要挟自己?还是要……要挟镇远侯?

要是前者还不可怕,大不了自己跟纪纲坦白,如今是用人之际,纪纲也不可能真把自己怎么样。而且王贤也没那么幼稚,以为单单靠一个女人就能要挟到自己。但王贤完全可以用这个女人去要挟镇远侯顾兴祖。虽然这个女人本身要挟不了顾兴祖,但只要顾再兴还活着的话,只要知道这个女人没死,甭管藏在什么犄角旮旯,都会蹦出来的。

那么顾再兴到底死了没有?庄敬之前一直疏忽这个问题,如今想来应该是没死的……当然庄夫子之所以疏忽,盖因他当初的任务是把顾成逼出京城去。既然达到目的了,他自然也就不关注死牢里的顾再兴是个什么情况了。

当庄夫子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后,很快便查明当时顾家李代桃僵的把戏,确定顾再兴确实是活着。那么问题的关键,就从找到董小倩,变成了顾兴祖有没有被北镇抚司拿下了。

第745章 庄夫子

按说‘疑人不用’,庄敬应该赶紧告诉纪纲,不管怎样,把顾兴祖排除在圈子外。偏生他十分在意自己算无遗策的美名,更不想在纪纲心中种下‘欺瞒’的种子。

而且说不定通过顾兴祖,能把藏在暗处的王贤找出来,那样就彻底坏事变好事了……自己依然可以保持完美形象,还能让身上的光环更加耀眼。所以庄夫子只动用自己手中的力量去调查顾兴祖。不过作为锦衣卫长期以来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他假公济私建立的个人力量,也足以把区区一个镇远侯查个底朝天了。

“姓顾的好像也没什么不妥。”庄必轻声道:“这些天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呆着,只出去了几趟……”

“几趟?”庄敬眉头一皱,他对侄子粗疏的答案十分不满。

“四次。”庄必赶忙改口,并一一禀报道:“一次是八天前,他和英国公的弟弟张輗去庆寿寺上了次香,不到中午就回家了;当天下午又去了他六叔顾清家;晚上叔侄俩去了他二叔顾勇家。这一天活动最频繁,不过之后七天,他就去了趟都督府,然后就是今天去汉王爷府上赴宴了。”

“嗯……”庄敬一边手指在桌上轻扣,一边闭目默默寻思,良久方睁开眼道:“看来问题出在庆寿寺。”

“难道是道衍大师?”庄必轻声道。

“不大可能。”庄敬却摇头道:“道衍已经太上忘情,除非皇上下旨,不会理会这些红尘之事。”谋划这场事关所有人生死荣辱的大事,自然要将所有的因素考虑进来。道衍这样近似神佛的人物,自然绝对不会被忽略,而且绝对是排在那个让汉王和纪纲伤透脑筋、视为最大威胁的王贤之前。但庄夫子在仔细寻思之后,却断定道衍不具备威胁。

这不是说道衍八十多岁、行将就木,已经丧失所有威胁。恰恰相反,庄敬知道那头老虎一旦亮出爪牙,将可以轻易改变这场战争的走向。但前提是这头老虎愿意参与进这场战争。

那么这头姚老虎愿意掺合进来吗?庄敬认为不会,因为他对姚广孝实在太了解,那老和尚虽然是个和尚,却没有一丝悲天悯人、慈悲为怀的情绪。因为他根本就是天下头等自私之人!

在庄敬看来,姚广孝从来只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绝对不会管世人的死活……要知道,没有他百般诱惑、全力推动,哪怕朱棣的不臣之心再大,也很难迈出造反的那一步。姚广孝是经过元末的生灵涂炭、血染山河的,自然最清楚这种将全国卷入战争的举动,会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让多少生灵化为枯骨。但他为了一己之念,就可以冷酷无情的凭白制造出一场历经数载的杀孽,让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姚广孝煽动朱棣造反,并不是为了成就大业,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只是为了了却心魔,好心无挂碍的修他的无上佛法。他的心魔有两个,一个是杀师之仇,一个是不忿世人对自己师门的看轻……姚广孝一直认为,自己跟师傅彭莹玉学到的本领丝毫不逊于刘秉忠。但成王败寇,尤其是洪武年间,朝廷大肆抹黑当年朱元璋的竞争者们,把彭和尚说得残暴无能、跟英明神武的朱元璋一比,简直与白痴无异。这让姚广孝分外不爽,因为朱元璋贬低他师傅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