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部分 (第1/4页)

庄敬站起身来,转向常森道:“老常,咱们现在是同殿称臣了,以后还需多亲近哦。”

“那是自然。”常森挤出一丝笑道:“以后还请大人多多关照。”

“互相关照,互相关照。”庄敬哈哈一笑,目光热切道:“那个宝藏的位置,是不是可以说出来了?”

“当然。”常森点点头道:“位置在吴县鼋山普济寺,那里是当年我们逃难的第一站。”

“真的?”听他说得这样轻巧,庄敬反倒有些不信了。

“吴县离着京城,乘快舟来回不过三五天时间,有没有,你派人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常森淡淡道:“我要是说谎,也会说个远点的地方。”

“那倒是……”庄敬将信将疑的点头,常森说得是不错,不过这种事,怎么能贸然派人去查看呢?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行。看来也只能等等再说了。

“接下来要我们作什么?”常森主动问道。

“这个么,要做的自然不少。”庄敬笑道:“不过不是现在,将军只要把皇上照顾好了,等到在群臣面前露面,皇上气色这么差,别人还以为我们虐待呢……”

“好。”庄敬笑道:“另外,告诉将军一个好消息,为表示诚意,我已经派人把令贤侄从云南接回来了,相信不日就能抵京与将军团聚。”

“是么……”常森的心猛地一沉,他自然知道这厮没安好心,纯粹是想拿继祖作人质,要挟自己不要乱来而已。面上却还要摆出欣喜之色道:“多谢庄夫子了!”

“好说好说。”庄敬笑着点头。

捱到了天黑,三人和一众护卫,扮成了巡逻的皇陵卫,从后山离开皇陵。守卫也真是挺懈怠的,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麻烦,便下山去了。

待其下了山路,上了早等在山脚下的马车驶去。道旁草丛中出现了几个人影。

“这么好的机会放他们溜走了,真不甘心啊!”说话的声音明显是胡三刀。

“你懂什么,这叫放长线钓大鱼!”瓮声瓮气的龙五爷。

“就你懂!”胡三刀一瞪眼,就要跟老冤家吵起来。却听一声咳嗽,赶忙乖乖噤声。天不怕地不怕的马贼头子胡三刀,对王贤也没这么害怕。但发出这一声的,是北镇抚司的总教头杨荣,惹恼了这老家伙,随随便便让你背着个水缸绕京城跑上十圈,非把你整得死去活来。

“收队。”杨荣一声令下,便带着众手下消失在黑暗中……

第752章 沙场秋点兵

中国从春秋时起,就有沙场秋点兵的习俗。秋天天气干燥降水很少,庄稼收割、农事忙完,军队便开始操练起来。等操练完毕,要是有敌人,就拉过去开战揍丫挺的。要是找不到敌人,就在皇帝面前操演一番,向领导证明自己不是吃白饭的。

虽然现在大明皇帝在北京,但今年的阅兵仍然如期举行。提前一天,除了随扈皇帝北上的三十万大军,剩下的三十万京卫官兵,并从中都、山东、河南、浙江等地轮班卫戍京师的军队,共计四十万兵马,已经在紫金山正南方三十里外驻扎下来。

身穿威武金甲,肩披猩红色的披风,汉王殿下站在如一枚玉玺般的方山上,俯瞰着山下绵延数十里的联营。此时西天红日未落,东方玉兔出生,星辰若隐若现,胸中洋溢着吞吐天地的豪情,不禁吟诵起太祖皇帝那首大诗来: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簇拥在他身边的众将闻声,也皆群情激荡,纷纷高声附和,恨不得立即与那西风战一场!

“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听到这激昂的声音,汉王哈哈大笑道:“各位不用陪在这里了,都赶紧回去自己的军营去,好好临阵磨将,明日奋勇争先,要勇拔头筹哦!”

“喏!”众将轰然应喏,齐齐向汉王行礼散去。

待众人走远,汉王身边只留下宋琥、李茂芳、纪纲等心腹之人。守着这些人,汉王自然不必再掩饰,那张脸上涌现出弄弄的阴沉与杀机。他定定望着眼前如铁幕般的军营,满意的笑道:“这分明是个天罗地网啊……”

“是啊。”李茂芳笑道:“要是一切顺利,当场把朱高炽抓起来,似乎也不错。”说完见众人神情都是一僵,李茂芳不禁缩缩脖子,小声问道:“怎么,我又说错了?”

“呵呵……”汉王却难得的笑起来道:“其实这个主意还真是不错。”

“确实。”宋琥点点头道:“能把太子从京城赚出来的机会可太少了。若能在这方山军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