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部分 (第1/4页)

“京中舆论如何,有多少人站出来揭发他呀?”朱棣说着,将目光从远处收回,紧紧盯着杨荣。

“截至今日,通政司一共呈上三十六份弹章,分别来自六部各寺……”杨荣轻声答道。

“这么少……”距离那日朝会已经过去四天,朱棣以为最少也得有一百多份弹章了。闻言不悦道:“有没有各部长官上表啊?”

“没有。”杨荣只得据实答道:“上表的大都是些六七品官员,只有几名五品官员,还有一些八品以下的……”

“哼!”朱棣脸色阴沉下来:“其余人都在干什么?蹇义、夏元吉、吕震他们为什么不上本弹劾?”

“这……”杨荣听朱棣点名的这些,都是官居一品的部堂高官,不禁犯难道:“这些大员影响太大,可能是担心会被人误解……”

“误解什么?”朱棣冷冷的反问道。

“误解成,皇上要动太子殿下……”杨荣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他们想太多了,太子是太子,王贤是王贤!”朱棣却不容商量道:“朕看他们是想隔岸观火吧?让他们都上本,身为部堂高官,更该以身作则!”顿一顿又看杨荣道:“还有你们这些大学士,一个都不能少!”

“遵旨……”杨荣无奈应下……

在皇帝的压力之下,接下来两天,六部九卿内阁学士也纷纷上本,弹劾王贤勾结匪类、欺君罔上等若干罪名。一看部堂高官们一个不落,全都上本,对王贤的弹劾,俨然变质为是否忠于皇帝的标志。在京官员们哪个还敢怠慢,一时间,弹劾的奏本雪片般飞往通政司。到后来,内阁已经不再统计有哪些人上本,而是统计哪些人没有上本开了……

截止到下次朝会之前,北京城中一千两百余名八品以上官员,只有几十人仍坚持不肯上本,这场对王贤的舆论攻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北京城的老百姓都惊呆了,不止本朝本代,就是历朝历代,都从没出现过这种朝中大臣一起弹劾一人的景象!就算那些遗臭千古的大奸大恶之徒,也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老百姓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大功臣、大忠臣,怎么转眼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了呢?那些在王贤进城时,听他说过话的老百姓,却全都破口大骂,恨得直跳脚!说朝廷阴险卑鄙、不讲信用,说好了招忠勇伯进京是加官进爵,怎么人一进京城,就直接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第1087章 临头

在所有人都以为王贤在劫难逃,此刻必定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忠勇伯府中却一片祥和。顾小怜的病情有所好转,让王贤深受鼓舞,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帮她恢复知觉的工作中。

至于外界的喧嚣,王贤并不在意。因为他很清楚,朝中百官弹章如雪也好,为他请命也罢,全都没什么用处,真正能决定自己生死的,根本不是舆论,甚至不是皇帝的想法,而是自己的实力……

当传旨的太监来到府中,通知他参加次日朝会时,王贤正在给顾小怜梳头,玉梳顺畅的穿过如瀑的秀发,没有一点阻碍。

传旨太监看王贤坐在花亭中给一个面无表情的丽人梳头,没有一丝要起身的意思,只好提醒一声道:“伯爷,请接旨吧。”

“嗯。”王贤只点点头,往顾小怜头上插一朵步摇,看都不看那太监一眼。

“这是圣上口谕。”传旨太监有些懵了。

“你说就是了,我听着呢。”王贤依然不紧不慢道。

“这这……”传旨太监瞠目结舌,他哪见过这样藐视君上的狂徒,好一会儿才想起,必须维护皇帝的权威,色厉内荏道:“忠勇伯,你太过分了!如此怠慢皇上的圣旨,可是欺君之罪!”

“那又如何,也不差这一条了。”王贤小心的将顾小怜的秀发盘好,看到还有几根发丝漏在外头,不禁挫败的摇摇头,又抽下步摇,把那一头秀发散开重梳。

传旨太监被晾在那里,他从没遇到过这种状况,整个人都傻了。一旁的戴华推了那太监一把:“有事儿快说,没事儿滚蛋!”

传旨太监脸色一阵青红皂白,最终还是闷声道:“有旨意,明日早朝忠勇伯务必出席。”

“知道了。”王贤点点头,便继续专心给顾小怜梳头。

“哎!”传旨太监跺脚离开,回去后自然向上司狠狠告王贤的状。但上司听了,却只说明日那厮就要完蛋了,由他猖狂去吧……竟然就把这事儿压住了……

翌日寅时。

戴华等人一夜没合眼,刚过了半夜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