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老和尚笑道:“老衲法号痛禅……”

骆人龙肃然躬身道:“原来是上人法驾,小生失敬了!”痛禅上人仍是少林寺掌门方丈,其禅栖之处,不问可知。

痛禅上人对骆人龙的态度已是大变,爱顾地道:“令尊在世之日,与老衲方外结交,不知少施主可曾听令尊说起过?”言下显然已有以父挚身份和骆人龙谈话之意。

骆人龙对这位少林现任掌门人痛禅上人与父亲有交的事,从父亲口中,倒是知道不少,这时听痛禅上人亲口说出,倍感亲切,不觉油然兴悲道:“先父时与晚辈道及上人,四年前且有携同晚辈叩谒之意,不幸先父……。”一时悲从中来,语不成声。

痛禅上人这世外高僧,也慈眉微敛,长叹出声,道:“令尊之事,老衲得讯稍迟,回天乏术,内愧于心,所幸如今少施主已有所成,故人有后,老衲寸心稍安。”

骆人龙越听越是感动,不禁仰脸道:“上人深信先父是被冤枉的么?”

痛禅上人点头道:“老衲从未对令尊怀疑过!”语音一顿,又道:“只是听说小施主练成了‘天魔武功’,使老衲十分担心。”

骆人龙道:“上人看晚辈是否象是变了心性之人?”

痛禅上人道:“少绝主天性朗朗,心气平和,老衲看不出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接着又是一叹,道:“纵是少施主身受《天魔宝录》之害,老衲自信尚可为少施主一效微劳,恢复少施主的善良本性,不知少施主可愿随同老衲往敝寺一行?”

骆人龙道:“如此上人是专诚来接引晚辈的了?”

痛禅上人道:“枯禅师弟回寺,报告少施主在王屋与三堡四派冲突的经过,老衲动念之间,赶了前来,想不到果然在此见到了少施主。”

骆人龙真没有想到以少林掌门之尊的世外高人,竟会对自己这般关顾,感激之情如潮水汹涌,道:“上人高谊隆情,晚辈没齿难忘,只是晚辈身负血海冤仇,作对的又是三堡四派,这时前往贵寺,不但有诸多不便,而且易遭物议,方命之处,尚请上人赐谅。”

痛禅上人笑道:“少施主前往少林,三堡四派感激老衲都来不及,怎会有责怪之意。”

骆人龙一惊道:“上人难道要把晚辈……。”

痛禅上人摇手道:“少施主不要多心!”眼望着骆人龙恢复了平静,又道:“本寺七十二艺中,对于脱胎换骨有洗髓易筋之学,对于变化气质,消除邪性,也有一种净性明心的工夫,后者,因为修习不易,又极少实用的机会,所以在七十二艺中,不为本寺各代弟子所重视。四年前,令尊含冤受屈,‘天魔心法’行将为祸江湖的迹兆已起,老衲于是费了四年时光,练成了这种,‘净性明心’的工夫,只要少施主随老衲,前往敝寺,老衲愿以百日之功,为少施主涤除心中恶性,还你真茹,不知少施主信得过老衲否?”

骆人龙这才知道少林掌门人痛禅上人的一片菩萨心肠,感动之下,据实道:“晚辈虽学会了‘天魔武功’,却并未修习天魔内功心法,变性之说,对晚辈实在已不适用。”

痛禅上人微讶道:“真的?”

骆人龙心感痛禅上人对他的热诚,遂把石洞学艺之事,毫不隐瞒地说了出来,只是说不出“天元心法”的名称而已。

痛禅上人听了骆人龙的话,霜眉攒蹙,浩思不语。

骆人龙耽心痛禅上人不相信他的话,忍不住又道:“先恩师会细察晚辈脉象,证明晚辈所习内功,绝非‘天魔内功’,并未变易心性,这才将晚辈收列门墙,传以绝艺。”

痛禅上入神光朗朗地道:“老衲相信少施主的话,既然这样,老衲也不坚请少施主驾临敝寺了。”言罢,取出一支白色玉瓶,交给骆人龙道:“这里是一颗本寺的‘大还丹’,请少施主收下,备作不时之需。”

要知少林“大还丹”,乃是武林续命奇宝之一,就是少林寺僧众,除了历届掌门人,可以耗用一颗外,纵是寺中长老,也无法得到。

骆人龙知道,这是痛禅上人自己的一颗,那敢接受,不住地辞谢道:“上人对晚辈一片关顾之情,有胜雪中送炭,晚辈已是铭感五中,如何敢再接受此奇宝,请上人收回成命吧。”

痛禅上人正色道:“老衲但愿少施主在为骆老施主洗刷冤屈之时,遇事多加细察,不要任性而为,得饶人处且饶人,上体天心,少造杀孽,便是锡福,少施主如果认为老衲的话值得一听,即请收下此丹。”

这样一来,骆人龙除非表示认为对方的话说得不对,否则便再没有理由不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