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和他儿子苏轼、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他继承了《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形成自己的雄健风格,语言明畅,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是其短处。著有《嘉佑集》。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逝于公元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四川眉山。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世称苏东坡。

苏辙生于公元1039年逝于公元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宋徽宗继位,他遇赦北归,寓居颍昌,闭门谢客,潜心著述,过了十二年闲适而孤独的生活。政和二年病逝,终年七十四岁。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逝于公元1086年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散文史上著名的“唐代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于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说理透辟、论证严谨、逻辑周密、表达清晰、熔�事和议论于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曾巩生于公元1019年逝于公元1083年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唐宋八大家之一。“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的曾巩,资质警敏聪慧;成年后,因文才出众,备受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曾巩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主张先道后文,极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他的学术和文章,生前已传誉遐迩,身后更盛名不衰。曾巩散文作品甚丰,尤长于议论和记叙。他的议论文立论精策,不枝不蔓,纡徐曲折,从容敦厚;记叙文则思玫明晰;俯仰尽意,精练生动,耐人寻味。”

一口气说完了所有的人,小心的润了润唇,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背错?班级里怎么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转头一一看去这才发现,班级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竟都在用一种‘发光’的眼神直直的看着自己,那表情,怎是一个恐怖二字解得?

不自禁的后退了一小步,如果情况不妙,一定要转身就跑,这里太危险,偶要回火星。

“咳咳,呃那个,这个学生背的很好嘛,你可以回你的座位里坐下了,同学啊,就算你学的很好,也不要骄傲嘛,谦虚是一种美德知不知道?当然,像你学的这样好了,来不来也是无所谓的了,所以以后我的课,你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老师绝不会怪你的。

其它的同学也不用眼气,如果你们要是也有这个本事,那你们也可以如这位同学一样,拥有不一样的特权,而如果没那个本事的话…就都给我好好的听课!”

整了整脸色,老师又开始了他的课程,而我,静静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后,就一直低着头躲避着所有人的注视。

其实此时老师讲的东西,我差不多都会了,那是以前没有其它的事情可做,一个人待在家里看出来的,想市里的那些大小书店,哪个不是逛了好几遍?一想起以前过的日子,苦涩与酸楚就涌上了心头,微眯了眯眼睛,将复面的情绪隐于心底,却不知道,眉稍眼角处的愁思还是映入了别人的眼睛。

静静的站在门外,楼铭云探究的眼神直直的盯在里面女孩儿的脸上,没想到与她的第二次相遇,竟是在她离开后的不久,而这一次的相遇,她又带给了他不一样的震荡,耳边似还响着她柔和温薄的声音,用不紧不慢的语调侃侃而谈,她不像是在背诵课文,倒像是在讲课文,那神态,说不出的超然道不尽的秀美。

女孩儿,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时而忧伤的看了让人心疼,时而淡薄的有些让人着恼,时而糊涂搞笑的让人牙直痒痒,时而又,学识渊博的让人刮目相看,对你,楼某人还真是越来越感兴趣了呐。

捧着一堆的资料,楼铭云大步而去,知道了她在哪个班,那以后打听她所有的一切,就都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