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串鞭 (第2/2页)

适应时间。

如果在激烈搏杀的战场上,喊一声‘班长’,一愣神的时间,可能性命就没了。

瘌痢头拿木匠的墨斗线,在地上弹了五条直线,让这些饥民站队。

哑巴毕竟不会说话,许彪就安排比较机灵的瘌痢头担任他的副手,并且把训练的方法教给了两人。

饥民们有来的早,已经吃了几天的饱饭,晚的是昨天到的,也都混了两顿肚儿圆。

因此一个个精神头都还行,没有饿得站不直的现象出现。

站好队列之后,瘌痢头又拿着一把小麻绳,给这些饥民每人系了一根在左脚腕上。

饥民们进入周家堡之后,已经洗过澡,换了干净的衣物和布鞋,因此瘌痢头给他们系绳子的时候,也不至于闻臭气。

这给饥民脚上系绳子的方法,是用来让饥民们分清左右的。

据说欧洲军官在训练殖民地土著的时候,用了半年时间,才让他们分清左右。

这个时间许彪可耽误不起。

“我喊‘绳’的时候,大家抬系着绳子的脚,”

瘌痢头大声的对着饥民们喊道:“我喊‘右’的时候,大家抬另外一只脚,明白了吗?”

饥民们有的茫然,有的点头,还有少数几个胆大的,嚷嚷着明白了。

“绳!”

瘌痢头边喊,边示范性的,原地抬了一下左脚,那些饥民们乱哄哄的跟着抬脚。

哑巴拿着一根竹棍,看到有抬错的饥民,上去就敲他的腿,让他加深记忆。

哑巴板着脸,谁都有点怕他。

过了几分钟时间,大家初步明白了左右,还没有感到累,许彪就宣布了解散。

“这些饥民身体虚弱,不能训练太长时间,”

许彪对瘌痢头和哑巴说道:“等这些饥民休息一会后,再吹竹哨让他们集合,最快站好队的‘伍’,中午有肉吃,最慢的那一‘伍’,中午吃杂粮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