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不知情?你若不知情,为何他昏迷前再三指认是你害他?难道他还会拿自己的命去冤枉你吗?”李世民一甩衣袖,发出“扑朔”响声,他直走两步逼近李泰,一身冷冽气势压的对面小黄门背脊又弯几寸。

不管李佑是被谁推下水的,谋害皇子都是大事,李佑一被送进宫中,李世民便派人将事情大概了解一遍。

昨晚李恪在平康坊宴请,一群王爷公主们齐聚,不欢而散之后,李佑在舒云阁喝酒到半夜,便有人送来密信给他,他看后就带王妃离开,一路赶去了曲江池,又在芙蓉园外的雁影桥前下车,屏退了侍卫独自去桥上赴约,不想竟会被人趁机下手推入曲江池中,侍卫闻声前去救人,因着夜黑水寒,险些溺毙。

李佑眼下昏迷不醒,那封密信早被江水糊湿,送信人不知去向,雁影桥就那么长,因当时慌乱没有封查,推李佑下水的人亦不知去向,这本是件无头案,奈何李佑被捞起来后,吐出几口浑水,却是断断续续重复一句话,直到昏迷——李泰害我。

边上一干侍卫同齐王妃,甚至闻声赶来的巡街人,都将这重复的其中四个字听的一清二楚,于是矛头一下直指李泰!

李恪、李宽、高阳、临川等人相继被诏入宫中,在李泰进宫之前,都已经被李世民问过一遍,眼下正在偏殿外等候。

面对李世民冷声质问,李泰仅是抬头望了他一眼,便低头回以沉默,这不辩不解的态度,成功地挑起了皇帝的怒气,金靴踱前一步,正待开口,门外便是一片嘈乱传来——

“滚开!让本宫进去,李泰是不是在里面,让本宫进去!我要见父皇!”

李承乾夹杂着愤怒的嗓音大的出奇,他禁足令被免去没有几日,本该是老老实实待在东宫,却在这个节骨眼上闹腾。

“太子哥哥,您怎么了,别冲动啊。”这娇滴滴的是临川的声音。

“皇兄莫急,有什么事还是等人进去通报吧。”这劝告的是李恪的声音。

“李泰!”李承乾嗓门陡然一扯,想是被侍卫阻拦,进不来便在门外喊起来:

“你这个混账,本宫就知道当年害我坠江的人是你!我当日命大没被你害死,只是废了一条腿,你很失望是不是?是不是!现在你又用这手段去害五弟,你这个无耻小人,卑鄙无耻!父皇、父皇啊您看看啊!你睁大眼睛看看,就是这个畜生他要害我们兄弟,你那般宠他纵他,他却对我们兄弟存有杀心,父皇您这次决不能饶他!不能饶他啊!若不然哪日他会连您也一起害了,父皇!他定是还在记恨当年瑾——”

“闭嘴!”

殿中骤然响起一声爆喝,室内空气一窒,李世民狠狠反手挥在龙案上,文房四宝“咣当”摔落一地,娇贵的红丝砚台一碎数片,有几片高高弹起蹦到父子两人衣摆上又落下,门外嚎声乍止。

“传朕口谕,皇五子李佑险遭谋害,诏大理寺即刻立案,查明元凶,皇二子李宽、皇三子李恪、汉王李元昌、韩王李元嘉等人,留京协查。封芙蓉园、雁影桥,皇四子李泰——暂拘琼林殿,未得朕谕,不得出入!”

李泰看着脚边几瓣碎砚,掀了掀眼皮,躬身道,“儿臣谨遵父皇谕旨。”

殿外几人,听闻圣意,各个遵声,见到殿中走出一道冷清人影,几人眼神复杂地看过去,李恪却是一手架着李承乾不让他冲上前去,另一手遮在他嘴上,凑近小声安抚。

……

文学馆的大书楼是面向所有文学馆内文人开放的,但在李泰归京之后,就成了坤元录编撰的主要场所,除了参编人员仍能凭借特发的书牌出入一到四楼外,普通的学者学士便转向馆内另外两座小书楼,虽不如大书楼藏书丰富,可也足够阅览。

按照以往惯例,春闱前后,科举放榜之前,文学馆中三座书楼都是没有门禁的,因为经常有一些学生半夜苦读,不得其解的时候会跑到书楼去查阅。而大书楼因为坤元录的编撰,没晚有文人轮班职夜,就更是朝夕不闭门,文学馆前后门排查严密,馆内也不乏巡逻护卫,杜绝了一些飞檐走壁之徒,但是为了保持大书楼的清静,没有动静这群护卫一般是不会靠近骚扰的。

出事这天晚上,护卫们一样在馆内各处巡逻,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一夜过去,第二天早上,负责送早点和打扫的杂役进门发现七仰八叉躺倒的文人,起先只当他们熬夜睡着,岂料这楼中上下二十八人,竟会一夜之间从活人变成了尸体。

“……出了这么大的事,很快就惊动了府衙,因文学馆非同常所,这事便一捅到了刑部那里,我昨晚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