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去备干净衣物来。”

遗玉裹着衣衫缩在竹榻上,看看池子边一滩泡水的衣裳,羞愤地瞪一眼赤着身坐在她腿边喝茶的男人,便又红着脸别过了头。

……

晚膳就在卢氏院子里的饭厅用,几张食案,卢景姗夫妇,韩厉父女在两边陪坐,李泰独自坐在上位,至于遗玉为什么没来——

“小姐温泉泡久了,晕乏恶心,就在屋里歇着。”这是平彤对卢氏说的。

“玉儿中午食着了,我怕咱们吃肉再冲着她,就让回屋休息了。”这是大概知道点儿内情的卢氏说给其他几人听的。

韩厉和李泰是相识,遗玉的姑丈方航说话又很风趣不卑不亢,三个男人坐在一屋是能喝几杯,自家人不见外,卢氏和卢景姗吃到一半,就带了韩拾玉一起离席,让他们几个男人喝酒。

“哈哈,今儿可真是高兴,久闻魏王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同我那侄女是相配之极,来!”方航极聪明地没有在李泰面前端长辈架子,举杯隔空举杯敬他。

李泰虽没多话,可也抬了酒杯回饮,赢的方航爽朗一笑,韩厉笑看他两个,自行小酌,直到他们你来我往喝了五六杯,才出声打断:

“行舟,你若是存着把他灌醉再说正事的打算,我劝你还是算了吧,我敢打赌,就是你喝趴下了,他至少还能再喝个两坛。”

方航一口酒被咽下去,被呛了个正着,“咳咳”了几声,先笑瞪了韩厉一眼,才去看李泰表情,但这显然有点难度,瞅了几眼也没判断出来对方喜怒,有些挫败地仰头将剩下的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叹一口气道:

“世事变迁,想当年我方航在长安城里,好歹也是一大门户,但随老父辞官南迁,转眼十几年过去,再回来,却是寸步难行。”

他这说的是实话,卢景姗夫妻遵照卢老夫人的话,拖家带口地迁回京城,遗玉大婚后,方航便琢磨着在京城做些大点的生意,然而京城之地,重农抑商尤甚,即便是他再有钱,但离了权术,却连个好的铺面都抢不到,几次碰壁,他虽不灰心,但也没再一味地拿着钱往上撞,京城非比江南,那里是有钱乃大,这里却是权顶天。

他一句感慨,李泰不语,韩厉转着杯子道,“人言行商贱格,你有功名在身,为何却偏爱此道?”

方航摇头一笑,“韩兄此言差矣,农为本,人人贱商,但衣食住行哪样不需钱两,你我都是大户出身,还不晓得这氏族门阀下头有多少个私营埋产,世人一边鄙夷着商贱,却一边大手大脚地花销着商物,可笑、可笑啊,哈哈,我说几句不遍之言,兵可强国,农可固国,然唯有商,才可富国!”

他之见解,放在外面说,只怕会被笑成疯子,韩厉却没插话,李泰沉默片刻,总算开了口:

“你欲作何营生?”

方航眼睛一亮,放下酒杯,正色道:“药材。”

李泰闭了下眼睛,“江南七县十八家的五柳药行,是你的产业?”

方航眼皮一跳,脸色稍僵,随后便是苦笑道,“王爷当真是耳听六路,连我这藏到地皮底下的营生都能挖出来,没错,那确是我手下私营的,实不相瞒,我家祖上在南地收有几座药山,经我多年打理,是比那些无人经管的野山林药植品质要强许多,这才叫人偏爱,起初我也不甚在意那药铺,谁知几年经营,是远超了我那大布庄的生意。”

他说了这么多,见李泰不为所动的模样,心底略有犹豫,暗暗咬牙,又自曝一条,“王爷可知,南地松管,私兵暗马猖撅,我这药材行,却是控了几处人马的药供。”

韩厉目光一闪,李泰掀了掀眼皮,屋里一阵寂静后,才听他慢声道:

“我可让你东都会两家楼铺,西市都正坊五家铺业,保你开营,然——”在方航难掩惊喜的目光中,他侧头转向韩厉。

“呵呵,好吧,我也听的够多了,这就给你们腾地方私谈。”韩厉摸着鼻子站起身来,大步向外。

……

床桌上摆满几样酸辣的小菜,遗玉靠在床头,就着喝了半碗香米粥,卢氏坐在床边,见她放下碗箸,问道:“还吃吗?”

“饱了,”遗玉摇摇头,从泉水里泡出来,本就白皙的脸蛋如剥壳的荔枝般,透着一层红润,让人看了就想捏上两把。

“你这孩子,就说不要你泡久了会恶心,吃这么大点。”卢景姗坐在一旁怪道。

遗玉脸色更红,吱唔着应了她一声,卢氏是听下人说了“小姐是被姑爷抱回房”这类的话,心里敞亮,但眼尖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