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说说吧,他说这个宣抚使司宣抚使夫人可能和太太有点关系,看样子有点像,钱海说他只瞥了一眼,乍一看还以为是太太呢,也许只是长的有点像”钱嬷嬷说道。

“这样啊,”欣然闻言对钱嬷嬷说道,“我们也不能肯定,但是这个夫人肯定是知道我额娘嫁给了我阿玛,报上钮钴禄的名号,那夫人自然也会明白的,如真是这样,遇到不帮忙,以后遇到了,额娘也会怪我的,嬷嬷你说车中是女眷有点不舒服就不下车了”

“是,姑娘,姑娘的头也被这不平的路面晃的疼啊”钱嬷嬷显然也明白自家姑娘不愿意搭理这么跋扈的人。说着钱嬷嬷就又出去了。

钱嬷嬷对着钱海耳语了几句,把事情交给钱海去办了,谁让他机灵呢。钱嬷嬷在外面待了好一会儿,马车才又动了起来,不过这回欣然她们就只有一辆马车了。

“姑娘,那小姐也太蛮恨了,居然要姑娘腾出这辆马车,做后面那辆,钱海直接说姑娘不舒服,不适宜移动回了她,那个夫人脸色也不好看,看我们报出钮钴禄的名号,那小姐还突口而出:‘那个穷酸的宅邸啊,怪不得连马车这么破,连个庄子也在荒郊野外’您说气人不气人,没见过这样的人,这不是打我们钮钴禄府的脸吗?”在继续的路程中钱嬷嬷是喋喋不休的说着,很显然,钱嬷嬷是气愤那几个人瞧不起钮钴禄府,府中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差啊。

“嬷嬷这个夫人肯定是在外面呆的时间长了,不了解钮钴禄府,你无需这样,况且,那个夫人也没提出来见我一面,也不说谢谢,自身肯定德行不佳,对于这样的人,不用放在心上,又不是什么大的官职,就这么嚣张,口无遮拦,以后有她的苦头吃的不需要为别人的错误让自己不愉快”欣然安慰着嬷嬷。

钱嬷嬷笑了:“您看,还要姑娘安慰奴婢,奴婢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对,这样的人不值得生气”

主仆二人把刚才的不愉快扔到脑后,马车渐渐周围房屋渐渐少了,丘陵多了,自然树木也多了不少。

终于马车在一个明显刚修葺好的庄子门前停了下来,一对夫妇在门前等候,见欣然下车,忙迎了上来,脸上挂着笑容,嘴中说道:

“姑娘,您来了”

第三十九章 传说中的老嬷嬷

第三十九章 传说中的老嬷嬷

漫步走在庄内,欣然发现其实这里并不荒凉,碧天,青山,被秋霜打过的野草并不枯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动人的姿态。

庄内的一角自有温泉水涌出,流向刚修葺好的院子中,院有三间,有翠竹点缀,池中青石铺陈,泉水清澈如碧,旁有怪石点缀,热烟袅袅,别是一番风景。

其实欣然听欣赏这里的,只是方圆几里也无多少别庄,只是一些农家住户,周围都是原始的自然风光,没有多少人工雕琢的的痕迹,那些四九城的达官贵人喜欢的是那种前呼后拥的生活,如果不是未来康熙皇帝会在这里修建行宫,相信即使这里的风光再好,在一些人眼里也绝对是穷乡僻壤,哪有后来的趋之若鹜的情形出现,所以说会欣赏的人没多少,也只有欣然这样的人是恨不得天天徜徉在山林之中。

汤山这边欣然听章佳氏说荒地还是不少的,但是看眼前的山庄并不是很大,下人的房子就在院墙的边上,似乎这院中的怪石挺多,下人房前面也是一堆石头,隔着石头的就是一个大的池塘,池塘的另一边是一个大大的房子,是靠着温泉的,里面种的是一些花,这不是有钱氏也就是钱嬷嬷的娘在一边介绍吗,据说是那两个嬷嬷捣鼓的,利用地热种一些花草什么的,绝对不要小看劳动人民的智慧,据说,本来只想种花,种草的,钱老爹一看到这老嬷嬷说的这个方法就想到了其实也可以种些蔬菜的,只不过还是刚刚试验,到了冬天就不知道效果了,因为这里的冬天还是很冷的,虽然有温泉,但是温泉的流出的水还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些菜种活呢。

欣然来到这里还没到一年,还没过过冬天,还不知道四九城的冬天,天气寒冷,鹅毛大雪能有几尺深,蔬菜是不怎么种的活的,高官贵族人家自是不担心的,人家自有地方弄到新鲜的蔬菜,但是没有权势的旗人和普通的农民呢,也就是利用平时府中的地窖中藏些白菜,土豆,萝卜之类的,都是没多少蔬菜可吃,连腌菜都没有多少,要知道,清朝的盐也是很贵的,要不怎么有人冒险贩卖私盐呢,一旦发现有人贩私盐,是要砍头的,欣然自然不明白这里的人知道利用地热能种一些蔬菜是多么的高兴。

欣然走了半天没看到钱嬷嬷口中的师傅和师傅的朋友,不禁奇怪的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