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 (第1/4页)

更何况,从纯粹的医学角度来说,十八岁后再生子更安全,是正确的道理。他们一不违背医德,二不违背良心,干什么要趟浑水?

于是,每一位走访太医院的人都被灌了一脑袋医书。

一部分清流认为,朝局现在很稳。要一直保持这个“稳”字才好。所以,太女去管内务府很稳当。太女晚几年生孩子也很稳当。毕竟目前看来,皇帝陛下还很年轻,身体还是很好。等个三四年有什么问题呢?

另一部分清流则是反对,他们认为,储君必须早早的有继承人,人心才能安定,局势才能更稳。

然后,在叶明净的操纵下,某些传言在民间悄悄传开。

传言是这样的:母死子存,子幼父壮,父系势力庞大。

后果么,大家可以自行想象,最后,清流们统一言论,都支持三年后圆房一说了。

后宫中,薛皇后力压众议,力挺三年后圆房一说。在她看来,支持承庆帝的做法,才是她的位置能坐稳的倚仗。更何况,薛家报的是薛洹之,正卿之位没指望。她干什么要费这力气?

勋贵们无奈的妥协了。不过,他们也为自身夺得了一些好处:既然三年后圆房,一些年纪大的公子就不合适了。人选需要重新上报.

承庆帝同意了。

最后,东宫卿的人选名单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嫡子都没有。勋贵们以自身独特的方式来抗议。

承庆帝和叶明净商讨了一下,最终还是定下了“性命为上”的处事方针,决定先不立正卿。反正实在不行,三年后还可以再选。

定下基调后,事情就好办了。

承庆帝先调查了候选人的家世,人品。最后定下了十来个人选。

这十来个人碰巧都居住在京城,省了不少事。太医院的太医们再次出动,挨家挨户的上门为这些公子体检。

据说,在体检过程中,有那么三四个公子恼羞成怒,对着太医大打出手,被唰掉了名额。

“大打出手?”叶明净听说后很诧异,“检查身体也能打架,理由太牵强了吧?”

计都脸色微红的道:“殿下,太医们检查的是全身。包括私处……为的是怕那些公子有不洁或是不举的隐疾。”

叶明净明白了,原来是被检查了JJ不开心呀。结婚体检是天经地义的事,真是矫情,没让割包皮算是便宜他们了。

计都完全看不出自家主子在脑袋里翻滚着什么可怕的念头,接着道:“剩下的六位公子,已经派了掌事姑姑去教导宫迁礼仪。估计再有些时日就可以给殿下相看了。”

六个。叶明净有些无语。一次相亲相六个,还必须留下超过数目一的人选。真是人生处处有彪悍那。

果然,几日之后,承庆帝满面春风的通知她,春天到了,可以在东宫召开一个赏花会,邀请六位公子参加云云。

春天果然到了。叶明净呼了口气。招呼冯立,绿桔,杏儿:“走,去内务府逛狂。”

在外面为着东宫选卿闹的沸沸扬扬的时日,叶明净这边不声不响连看了一个月内务府的明细往来账册。对里面的情况大致也有了些了解。

她一心接手内务府还有两个原因没和承庆帝说,一个是关于钱。

第二个则和李若棠留下的日记有关。

李若棠时代,有很多超出当时生产工艺的物品出现,其制作手艺后来很快失传了。叶明净在日记中看到,这些制作工艺,在桃花坞一带有秘密备份。要想将这些东西弄到手,必须掌握两个地方,一个是桃花坞,一个是东苑工匠所在地。这两处,都属内务府管辖。

不过,这些事她暂时不急。目前最急切的是钱。这倒不是说叶明净缺钱。而是从顾朗的遭遇中,她发现了一件事,她的手下们很缺钱。

想在在群魔乱舞来临之时,将东宫经营成铁桶。就必须将侍卫们牢牢捆在她身边。捆住侍卫们的方法只有一个,简单而有效。那就是:跟着我,能过好日子。

叶明净打算带着手下们发家致富。第一个目标就是大雁养殖。

第一百二十五章各方涌动(三)

“鸿雁者,迁徙候鸟。若在长安城过冬,则会冻死。”东苑养鸽子的老者用一种很怪异的目光看向叶明净,仿佛她就是那“何不食肉糜”的昏君。

叶明净冷汗直冒,尴尬的道:“这个,可在室内加温保暖。以避寒冬。”

老者的目光更加匪夷所思:“如若一对两对,还可在室内避寒。照殿下刚刚说的,养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