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 (第1/4页)

“不敢当夫人夸奖。”秦姨娘低着眉眼,余光却打量着徐令宜,“五少爷穿着好就好!”

徐令宜正望着得意地跷起脚在徐嗣谆面前显摆自己新鞋新袜的徐嗣诫微微地笑。

秦姨娘看着心有些凉。

她还记得徐嗣谕小的时候,她用同样是贡品的深锦红给徐嗣谕做了双袜子,侯爷看着只皱眉。还吩咐她以后不可如此……怎么到了徐嗣诫这里,就什么也不说了呢?

思忖间,秦姨娘听到十一娘温和的声音:“只是小孩子家的,穿了这绫袜容易滑脚。秦姨娘以后还是用细棉布给诫哥做袜子吧!”

她回过神来,正要低声应“是”,却见徐令宜吩咐小丫鬟传话给临波:“……让他去跟白总管说一声,我记得年前宫里赏了几匹嘉定斜纹布,织成了‘水浪胜子’的模样,还不错。拿进来给诫哥做袜子吧!”

老时间加更……OO~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章 春事(中)

“哪用得着那样好的东西。”十一娘笑道,“我箱笼里还有匹淞江飞花布,就用那个给诫哥儿做袜子吧!”然后吩咐一旁的绿云开箱笼拿给秦姨娘。

既然赏出去了,断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徐令宜笑道:“那你就自己留着用吧!”

十一娘也不想泼了徐令宜的面子,笑着道了谢。私下里不免和他絮叨:“孩子们都大了,有些事要仔细思量思量才是。像刚才,您既然赏了诫哥,也应该赏谕哥和谆哥才是。”

徐令宜沉吟道:“诫哥不同,他年纪小!”

主要还是因为是自己的侄儿吧!

十一娘想到那些仆妇,当着她对徐嗣诫巴结奉承,可背后却议论他是生母不详之人。

她含蓄地道:“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与其孩子事后想起来我们待他与众不同而心中难过,还不如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该严厉的时候就严厉,该溺爱的时候就溺爱的好。”

徐令宜想了想,叹着气应了句“知道了”。

十一娘就笑着转移了话题:“今年五姐夫要下场参加会试了,我想在多宝阁给他订一套文房四宝送过去,您看怎样?”

徐令宜听着笑起来:“如今不时兴送文房四宝了。时兴送‘状元及第’的席面。我看不如到春熙楼订一桌席面送过去。”

正说着,有小厮进来禀道:“马大人来了!”

十一娘听着心中暗惊。

马佐文在行人司行走,这么晚了还来拜会徐令宜,决对不是什么小事!

徐令宜的神色也有些凝重。

十一娘帮他更了衣,默默地把他送到了院子门口。

过了一大约一柱香的功夫,徐令宜回来了。

他苦笑道:“皇上以太后娘娘身体欠安为由,下旨取消今年春天的选秀。圣旨明天就会颁布。”

太后娘娘的病一直不见好转,除夕、元宵节宫里都没有放烟火,正月十五的灯会因此而逊色不少。

没想到皇上会用这个做为借口。

十一娘有些意外,又见徐令宜并没有因此而轻松起来,困惑道:“有什么不妥吗?至少太后知道皇上的意思,不能找借口往皇上身边送人了!”

“我到宁愿她往皇上身边送人。”徐令宜委婉地道,“宫里有皇后娘娘、还有皇贵妃、近日得宠的许美人……”

的确,皇上和皇后是结发夫妻,而区氏能在短短两年成为皇贵妃,许氏又能后来者居上,只怕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那杨氏女进宫未必能讨得了好。

念头闪过,十一娘心中一动。

杨家在庙堂上一直没有实权。如果太后想在自己死后保住杨家的富贵,唯一的办法就是再与皇室联姻。在这件事上,太后是不会放弃的。而芳姐儿出阁已经三个多月了,却一直没有喜讯传出来。据说为了这件事,福成公主曾亲自到慈源寺上香为芳姐儿乞福。

她不由迟疑道:“您是担心皇长子那边?”

徐令宜点头:“皇长子毕竟年轻,万一太后得逞,我怕他一时心软,让杨氏女生下子嗣,那可就麻烦了!”

有一见钟情,也有日久生情,这种事,还真不好说。

十一娘也觉得这是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而徐令宜见十一娘因自己的话苦恼起,笑着安慰她:“你也别担心,我已差人去告诉士铮了。他也不是吃素的。为了家族的前程,肯定会有一番计较。”

但愿如此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