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 (第1/4页)

消息传得这样快!

十一娘微微颌首。

周夫人已语带讥刺地道:“还给我们家那口子也送了一个!”

十一娘怎么也没有想到。

她难掩吃惊地望着周夫人:“给周大人也送了一个?”

周夫人点头,鬓角的青筋都微微凸了起来。

“还说什么‘门称著姓,训有义方’,他们杨家算是什么‘著姓’,把家谱拿出来翻翻,往上追溯三代恐怕就是那‘三皇五帝夏商周了’,也敢说‘著姓’。”她气得胸脯一起一伏的,“我都不知道,原来把女儿送给人做侍妾是‘训有义方’。我真要为历代皇后、皇妃们哭一声……”

太后懿旨的口吻如同任命内命妇。不怪周夫人有此说法。

十一娘见她气得满脸通红,忙斟了杯暖茶递上去:“周姐姐坐下来喝杯茶。为那样龌龊的人家气坏了身子骨划不来!”

周夫人气呼呼坐下,喝了口茶,这才发现十一娘神态如常,心念一转,她不由道:“你恐怕还不知道太后给侯爷和我们家那口子赐的是什么人吧?”

十一娘想着懿旨上写的“建宁侯族兄杨忠”,道:“是杨家的旁支吧?”

周夫人点了点头,声音比刚才平稳了不少:“我差人打听过了。两个都是建宁侯从亲族里挑选出来的,原准备送进宫里去的。早几年就专门请人在家里教些诗琴书画的不说,还学歌艺舞技……”说到这时,她语气微顿,“你说,清白人家的女儿哪会这些?会这些的人又怎么进得了我们这样的人家?你也是个明白人。这样的人放在身边,又是名正言顺的。这日子长了,还不知道要惹出什么事端来呢?”

“又不能抗旨。”十一娘道,“只能‘水来土淹,兵来将挡’,走一程看一程了。”

“我何尝不知道!”周夫人情绪低落,“只是心里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我从昨天晚上接旨到现在,这气就没顺过。”

虽然说杨家女依仗的是太后之势。太后病情怎样,皇上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都是关键。可杨家敢以这样强硬的手段与人联姻,显然对这两位杨氏女是很有信心的。

十一娘不由道:“那周大人是什么意思?”

“他昨天陪公主进宫,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周夫人叹了口气。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动。

皇宫的禁卫军直接听命于皇上,而像这样把福成公主、徐令宜甚至是周士铮都留宿在宫里的事,没有皇上的同意是绝对不可能的!

她想到皇上几次拒绝太后。

难道这是皇上的意思?

不对,如果是皇上的意思,为什么是太后的懿旨?

念头翻翻滚滚,和周夫人的对话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而周夫人这样宣泄了一番,心情好了很多。和十一娘说了会话,就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把她送到了垂花门口。

刚回正厅坐下,徐令宜回来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祝大家元宵节愉快!

OO~

正文

第三百七十章 秦晋(上)

十一娘先上下打量了徐令宜一眼。

他依旧穿着昨天进宫时穿的大红色朝服,只是玄色七梁冠上的金饰闪烁着耀眼却冰冷的光芒,给他本就有些冷竣的眉宇又平添了几分凛冽。看不出与平常有什么不同。可毕竟是在宫里歇了一夜,总会有些变化吧?

“侯爷,”她声音里透着几份犹豫,“您还好吧?”

十一娘穿了件石榴红的素面杭绸小袄,鸦青色绣月白色梅花的综裙。乌黑的头发随意地绾了个纂,通身没有饰戴一件饰品。素面朝天,目光清澈,神色平和,落落大方中透着几份雍容华贵。

徐令宜却看着有些不对劲。

十一娘喜欢摆弄那些花花草草,也喜欢打扮自己,布置房间,而且还很擅长此道。同样一件东西,一旦经了她的手,就会从小处透出些许的与众不同来,让人看了总能会心一笑。何曾像今天这样,既没有戴小小的饰品让她的装扮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没有在衣着的配色上别出心裁。反而中规中矩的,少了往日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俏丽妩媚。

哪怕是两人刚成亲那会,她正是谨小慎微之时,早上起来还会挑朵赤金镶珐琅丁香花的耳塞戴上,神采奕奕的,让人看了也跟着心情好起来。

今天是怎么了?隐隐透着几份心不在焉似的!

念头一闪,他眼底闪过一丝异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