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部分 (第1/4页)

“皇上为什么事让你进宫?”十一娘给徐令宜沏了杯茶。

徐令宜却一把抱住了十一娘:“皇上让谨哥儿去贵州!”笑容这才掩饰不住地从他的脸上迸发出来,“那龚东宁和我是过命的交情,谨哥儿交给他,我再放心不过了。”然后感叹道,“皇上对我们家,到底还念着几分旧情!”

十一娘听得不明不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令宜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低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十一娘。

十一娘不由一阵后怕:“要是皇上万一让谨哥儿去四川可怎么办?侯爷这一着还是太冒险了!”

“去四川?”徐令宜低低地笑了两声,“不去四川则罢,如果谨哥儿去四川,那就只有赶在谨哥儿去之前让丁治挪个地方了!”语气虽然淡淡的,却透着股子胸有成竹的自信。十一娘知道徐令宜不是信口开河的人,有点想不通他会用什么法子。

“那些总兵,都是吃了军需吃军饷的,哪个身上是干干净净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年年拿着大笔银子孝敬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人了。人走茶凉。就算那些总兵、指挥使曾在我麾下效力,时过境迁,我不过挂了个太子少师的虚衔,再好的交情也要淡下去。他们之所以还给我几分面子,不外是我在朝廷他们在外,如若受了堂官弹劾,我能帮他们说几句话罢了。我要想收拾丁治,只要挑几件事透露给都察院的人,他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四川天高皇帝远,总兵可是个肥差,不知道多少人盯着那位置呢!”说着,他“叭”地亲了一下十一娘的面颊,“好了,这件事总算是雨过天晴了。如果谨哥儿真是那个材料,在贵州安安顿顿地呆上几年,到时候再调到山东或是湖广去……这几年山东和湖广内盗狡猾,嘉禾就是因此而设的县。到时候如果能赶上了剿匪,立个军功,那就什么都好说了。要是不是这个材料,在那里待几年,也算给皇上一个交待了。你不想他和西山大营的人走得近,我们就去南京好了,离燕京近,物产又丰富,想什么时候回来,几天就到了。”他很高兴的样子,拍了一下她的屁股,“好了,快去给谨哥儿收捡笼箱吧?我看这几天吏部的公文就应该到了!”

十一娘拧了他一下:“乱打什么呢?”

徐令宜哈哈大笑。

******

徐嗣谨要去贵州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燕京。

他的访客不断,个个义愤填膺的。

卫逊更是捋了袖子:“什么玩意,竟然敢在皇上面前阴我们。我就不相信,我们这么多人,就治不住他一个淮安乡下来的屎壳郎!”约了西山大营的几个要去找陈吉算帐。

在西山大营任同知的王威拉住了他:“现在不是算帐的时候,他要是出了什么事,那个陈伯之多半都会赖到谨哥儿身上,那更麻烦。”说着,他阴阴地笑了几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们等着瞧,除非他这辈子再不来燕京这一亩三分地,只要他敢一脚踏进来,我敢让他爬回去!”

正文

第七百一十二章 远飞(中)

徐嗣谨生怕这几位闹起来把他去贵州的事给搅黄了:“是王威说的这个理。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他说着,搔了搔头,“现在最麻烦的是家父——昨天把我狠狠地训了两个时辰,我站的腿都直了,到现在还打颤着。”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王盛家也是外戚,不过他祖上是太祖王皇后的兄弟,虽然依旧世袭着都指挥使,可恩泽渐竭,平时也没有少受这些权臣的气。

他很关心地问徐嗣谨:“是到都指挥司还是到卫所去?”

“多半会到卫所去。”徐嗣谨颇有些无奈地道,“家父说了,要收收我的性子。”

“没事!”王盛安慰他,“你先去。到时候让伯母在伯父面前多哭几回,伯父必定心软,迟则一年,多则两年,你就可以回京了。到时候西山大营、禁卫军,还不随你挑?”

徐嗣谨一副没有信心的样子:“但愿如王大哥所言!”

“去贵州未必就不好!”一直沉默的谢颜突然道,“我听人说,下面小小的一个巡检司的巡检一年都可以落个三、四千两银子。依我看,这个时候与其想着怎么回来,还不如想办法谋个差事,只怕比待在燕京还强些。”

他们虽然或是都指挥使,或是都指挥使同知,却只是享受这个待遇,并没有什么实权。仅靠俸禄过日子,还不够到春熙楼喝顿酒。

王盛听着精神一亮:“谢兄弟的话有道理。”然后对徐嗣谨道,“我觉得谢兄弟这个主意不错。以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