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 (第1/4页)

琥珀冷了脸:“夫人和侯爷什么时候置气了?夫人不适是担心六少爷罢了。不可胡说八道。”

冷香忙低了头:“奴婢知错。再也不敢了!”

琥珀满意地“嗯”了一声,眼睛却朝着正屋望去,就见十一娘穿了件湖绿色的陵衫,鹅黄色的焦布比甲,耳朵上垂着赤金镶红宝石的耳坠,轻声说笑着和徐令宜并肩走了出来。

十一娘也有日子没心情收拾打扮了,看样子,雨过天晴了!

琥珀不觉嘴角绽开了笑容。

******

太夫人看见十一娘也很高兴:“脸色好多了!”

十一娘笑着帮太夫人续了杯茶。

“身子骨好了就好!”太夫人没有喝茶,却捡了水晶盘里的樱桃吃,“你不舒服,我们端午节也没有过好。”太夫人对二夫人道,“明天我们去流芳坞划船吧?今年我还没有划过船呢!”像孩子似的。

太夫人不比从前,去划船,身边得有孔武的婆子照顾着。

二夫人征求意见似地望着十一娘:“要不,我们明天去划船去?”

“好啊!好啊!”没等十一娘说话,五夫人已笑道,“这些日子大家过得心慌气闷的,趁着天气还好,我们热闹热闹!”

十一娘却觉得天气太热,不过大家都想去,她自然从善如流,笑着应了,让姜氏安排划船的事,到了那天摇着团扇坐在凉亭里乘凉,看着二夫人、五夫人、英娘、诜哥儿、诚哥儿、庭哥儿、庄哥儿笑嘻嘻地在碧满湖里划船。

清风徐来,她不由眯了眼睛。

现在已经是仲夏了,西北的春天来的迟,可也应该来了。

只要草茂盛起来,就是放牧的好季节,错过了这一季,就错过了这一年,龚东宁又捷报频传,那些鞑子应该都归心似箭了吧!那这场战争也应该很快能结束了!

想到这些,十一娘心情更好了。

在一旁服侍的姜氏看了,笑着捧了装着菱角、莲子的青花瓷高脚果碟:“母亲,南京那边送来的,您尝尝!”

十一娘笑着拿了个菱角。

碧游湖里传来庭哥儿和庄哥儿的惊呼声。

诜哥儿带着两个侄儿把船划到了荷花丛里,两个小家伙正在那里摘荷花呢!

姜氏笑着问十一娘:“听说龚大人连连告捷,六叔快回来了吧?”

当着太夫人的面,大家都不敢说龚东宁任了右军都督府的都督,正领着贵州都司的人马在宣同打仗。

十一娘颔首,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是啊,谨哥儿快回来了!”

正文

第七百三十九章 取栗(中)

五月二十日,龚东宁和欧阳鸣汇军;五月二十二日,龚东宁正式接掌欧阳鸣手中的帅印;欧阳鸣领兵一万,退到离燕京不远的大同卫所;五月二十五日,龚东宁整顿兵力,率十二万大军把宣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五月二十七日,龚东宁开始下令攻城;五月二十六日,宣同城破,俘获鞑子三万余人,杀敌九千余人。缴获马匹三千多骑。但鞑子首领朵颜却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向西北逃窜。尽管如此,消息传来,朝野欢呼,群臣纷纷上表为龚东宁进官封爵,让龚东宁在午门献俘,以显大周朝国威。

“这样说来,战事基本上结束了!”十一娘放下手中的针线,笑盈盈地望徐令宜,“谨哥儿也很快能回京了。”

“如果皇上准了龚东宁午门献俘,谨哥儿肯定是要跟着回来的。至于是在城外驻扎,还是跟着龚东宁进城,那就说不准了。但不管怎样。悄悄见上一面是没什么问题的。”徐令宜心情也很好,一面说,一面坐到了十一娘的身边,瞅了瞅绷在绣花架子上的白绫,道:“这字屏绣了很多年了吧,怎么还没有绣完?”

“有空的时候就绣两针呗!”十一娘抿了嘴笑。

徐令宜只是觉得眼熟,并没有放在心上,端起十一娘喝了一半的茶盅啜了一口。道:“从前只觉得龚东宁英勇善战,没想到,这家伙还挺机灵的。”颇有些感慨。

知道儿子平安无事,龚东宁又是儿子的顶头上司,十一娘对他的事自然很感兴趣:“此事怎讲?”

徐令宜笑道:“朵颜逃往西北,龚东宁没有下令趁胜追击,甘州有四川都司的五万兵马驻扎,龚东宁也没有下令围剿,分明是留着欧阳鸣去收拾残局。可见在揣摩上意这方面。他做得还是不错的。我原来还担心他到了燕京不适应,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他说着,想起雍王。他们一起弄了个银矿,龚东宁进了京,雍王也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