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5页)

*苏暮遮*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

雨后江天晓。

独有庚郎年最少。

'上“穴”下“卒”'地春袍,

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

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

翠色和烟老。

【注解】:

1。庾郎:指庾信,早有文名,年五十即为梁东宫讲读。

2。'上“穴”下“卒”'(su1)地:拂地。

3。春袍:即青袍,古代读书人和初入仕途所穿之袍。

4。最后两句:夕阳残照,暮霭沉沉,给碧草涂上一层暗色,使它显得那般苍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草词。上片先绘景,后写人,刻画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而对芳草如茵,江天初晓的美好景色,自觉春风得意、前程似锦。下片寓景于景,感受叹春归花落,梦想成空,倦于宦游,不如及早归去。上下片对比鲜明,通过咏草,抒发了作者早年晚年在仕途上的不同处境和感受。

梅尧臣

(1002…1060),字圣俞,安徽宣城人。少年以父荫补桐城、河南主簿、历镇安判官。仁宗召试,赐进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参加编修《唐书》。他的创作以诗为主,在北宋诗坛影响颇大,有《宛陵集》。词作不多,以《苏幕遮》最为欧阳修称赏。

*点绛唇*

王禹 '左亻,右上采的上部,右下冉'

雨恨云愁,

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

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

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

谁会凭栏意?

【注解】:

1。孤烟:炊烟。

2。征鸿:空中飞行的大雁。

3。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4。凝睇:凝视。睇;斜视的样子。

5。会:理解。

【赏析】:

这首词是王禹'左“亻”右上“采”字的上部分,右下“冉”'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词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抒发了他壮年时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上片写江南景色,下片触景生情。这首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词人传世的唯一词作。《词苑》:此词“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全词借景抒情言志,写得委婉含蓄。风格清丽,感情质朴。

王禹 '左亻,右上采的上部,右下冉'

(954…1001),字元之,山东巨野人。出身清寒,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长州知县、翰林学士、右拾贵遗直史官等职。在朝敢于直言讽谏,曾三次被贬为地方官,宋神宗即位,召还,但不受信任,后又迁任蕲州,不逾日病死。他是北宋诗文等新运动的先驱,著名文学家。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他的诗风格清丽平易,在北宋诗坛颇有影响。存词只有一首。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

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

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

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樽,

今日芳樽唯恐浅。

【注解】:

1。鸾镜:妆镜。

2。芳樽:对酒杯的美称。这里指饮酒。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暮年感春的作品。上片写无限风光,城上听到的是莺语零乱,城下所见是春波浩渺。对比年年春色,词人自己却是老愁肠欲断。下片更写年华催人,愈觉悟好景弥堪珍惜,正是断肠真情笃挚处。这首词通过春光春色的描写,婉转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

钱惟演

(977…1034),字希圣。杭州临安人,吴越王钱'亻叔'之子。随父归宋后,为右屯卫将军,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擅诗词,是“西昆”派的主要诗人。风格清新、香艳、婉转、细腻。其诗词在当时曾有一定影响。有《典懿集》。存词两首。

*酒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