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5页)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注解】:

1。从教坠:任凭杨花飘坠。

2。有思(si4):有愁思。原韵“全无才思”,此处反用其意。

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谓相思极苦,思念之情愁坏了肚肠,故眼也倦慵懒睁,欲开还闭。

4。梦随风万里:杨花神魂颠倒地随风飘着。

5。难缀:难以连接在枝头。缀,连接。

6。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杨花有三分之二埋入泥土,有三分之一随水流去,意谓春色随杨花的飘落而去。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和韵词,拘束颇多,实为不易。词人另辟蹊径,着墨写扬花的神态,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表面上随物赋形地绘出杨花飘坠,实际上却刻画出了一位思妇的伤感和幽怨。上片以杨花喻春怨的少妇,词中柳絮与梦的互拟使状物极为传神。而下片重在议论。全篇托体高远,寄意遥深。沈际飞有:“只见精灵,不见文字”(《草堂诗余》)之评;沈谦有“直上言情,非复赋物”(《填词杂说》)之誉。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注解】:

1。漏断:计时器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尽,表示夜深。

2。幽人:幽居之人,指作者自己。

3。“拣尽”句:含有良禽择木折意思,表达作者不肯随波逐流的孤傲品格。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1082)冬,苏轼被贬黄州。上片重写幽人,在昏暗的月光下,因苦闷不能入睡而起身徘徊。下片写孤鸿,引出内心隐恻,深藏的苦衷无人能解。以精炼的笔墨,生动地描绘了孤鸿的形象,它幽独冷落,而高洁自赏,不被理解,却决不随俗浮沉。这也正是词人当时的反映。“拣尽寒枝不肯栖”为全篇主旨。全词以人、人鸿互喻,亦人亦鸿,浑化无迹,境界极为高妙。黄庭坚极推崇此词曰:“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贺新郎*

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

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

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

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尽,

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

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

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

【注解】:

1。生绡:生丝。

2。瑶台:传说昆仑山仙人所居之处。曲;深处。

3。千重似束:形容石榴花瓣重叠。

4。秋风惊绿:秋风起后,榴花凋谢,剩下的绿叶,禁不住摧残。

5。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评解】

这首词借咏名花佳丽,以抒诗人的感怀,寄意高远,构思奇妙。苏轼在新旧两派当权时,均不愿随声附和,取媚求进,因而或遭新党排挤,或为旧党不容。曾两次出任杭州。上片咏佳人,隐约流露出人物的孤独心境。下片写石榴,然后将人物与石榴合写,亦花亦人,巧妙新颖。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词中以榴花比托“幽独”的佳人,联系自己的心情和处境,借咏物曲曲传出自己的心声,手法极为高妙。后几句黄苏评为:“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