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5页)

泪花落枕红棉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

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

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解】:

1。更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2。辘轳:井上拉吊桶用的滑车。

3。红棉:木棉芯枕。木棉开红花。

4。阑干:横斜貌。

5。斗柄:即北斗星。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对恋人秋天清晨离别时的难舍难分情态。上片写情景:明月、惊乌、辘轳、双眸、泪花,它们将凄惋之情怀,惊怯之意曲曲绘出。下片则写分手之际两人的彷徨难舍之情:临别执手、徊徨不定、行人渐远、登楼遥望、北斗阑干、鸡声四声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双方缠绵凄楚、依依惜别的心情。通篇布局巧妙,笔法新颖,一笔两面,词的境界宛然在目。

*满庭芳*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

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

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

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

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

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

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

容我醉时眠。

【注解】:

1。“风老”二句:“老”、“肥”两字之处都作使动词用,意谓暖风吹莺雏长大,夏雨润梅子肥雨。

2。嘉树:佳木。

3。清圆:此指树阴清凉炉火来熏烘。

4。鸢:鹞鹰。

5。溅溅:流水声。

6。社燕:即燕子每于春社日来,秋社日去,故称社燕。

7。瀚海:沙漠。

8。修椽:承屋的瓦长檐子,燕子往往筑巢于此。

9。江南倦客:诗人自称。倦客谓倦于离乡游客。

10。急管繁弦:管弦原指乐器,这里指音乐。

11。簟:竹席。古人常用“簟枕”比喻闲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在溧水任职期间写的。通过不同的景物来写出哀乐无端的生活。词中以谪贬的白居易自比,流露出很深的隐痛。上片将江南初夏的景色风物刻画得细致入微。下片则将江南倦客的宦海沉沦之苦写得曲折缠绵。全词含蓄蕴藉,富艳精工,蕴藉深沉,神味最远,正是典型的片玉词风。

*瑞龙吟*

周邦彦

章台路,还见褪梅梢,

试花桃树。

'忄音''忄音'坊陌人家,

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

乍窥门户。

侵晨浅约宫黄,

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

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惟有旧家秋娘,

声价如故。吟笺赋笔,

犹记燕台句。

知谁伴,名园露饮,

东城闲步?

事与孤鸿去,

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

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

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注解】:

1。章台路:汉长安章台下有章台街。后人常以指游冶之地。

2。'忄音''忄音'(yin1):安静貌。

3。个人:那人。

4。浅约宫黄:淡施脂粉。

5。旧家秋良:旧家,即重前的意思。秋娘,即杜秋娘。

6。“障风”句:发袖遮风,用衣袖遮住面容。

7。官柳:大道旁的柳树。

【赏析】:

这首词在《片玉集》列第一,它是周词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被前人推为周邦彦压卷之作。共分为三叠,每一叠写作者重游章台旧地,开篇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地点及睹物思人的感慨。用燕子“定巢”暗喻自己寻旧不得而漂泊无定。第二叠着重写所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