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部分 (第1/4页)

只是稍有异动,林沙的劝告信便主动送上门,把这厮惊得够戗自然不敢依仗法术神通胡来。

再说了,他的处境比原著要好得多,起码西伯侯到现在还活着,对他一直信赖有加。

十几年的经营,以姜子牙的本事,自然在西歧这边轻松立稳脚跟,已经建立足够威信的他,用不着再立大功树立权威。

几厢叠加,姜子牙的表现没原著那般菜,却也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艳,他的本事足以在西歧当好丞相了,其它的事情没必要涉及太多。

比如世子伯姬考跟姬发之间的继承人之争,姜子牙就没有轻易涉及。

当然,如果要他说出更青睐那位,自然是性格温和的世子伯姬考了,姬发的性子太过强硬,掌握欲也太过强烈,并不是很得臣子喜欢,姜子牙也是一样,而且这厮行事有点不择手段了,每哪个臣子喜欢这样的君主。

总之,这次大商突然跟西歧爆发战事,尽管西歧取得一场接着一场胜利,甚至还俘虏了十几万商军将士,可姜子牙看得分明,姬发手里的精锐力量也损耗严重。

眼见姬发一副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架势,他没有讨嫌的把事情道出,只是默默思量朝歌方面的用意,却是一点头绪都无。

看得出来,被俘虏的商军将士素质都不怎么样,当然跟西歧精锐相比也只是差上一筹半筹而已,放在一般将领眼中也算得用人手了。

可姜子牙却看得更深,通过众多俘虏之口,还有西歧方面的探子侦察到的情况,大商众多边境要塞城镇的军队,在近几年时间里被陆续抽调离开,留守边塞要地的驻军不及之前的三成。

而这三成人马,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参与西歧大战被消耗了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数量,留守关防的驻军数量更是少得可怜。

姜子牙不明白朝歌方面的想法,却是本能察觉事情好象很不对劲。

可要他说出个所以然,却同样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以,不明白朝歌方面到底是怎么想法,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被他忽略了般。

当姬发耀武扬威说出反功大商的话时,姜子牙却是猛然惊醒,突然感应过来以大商边境眼下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抵挡西歧大军的兵锋!

好象,朝歌方面主动放弃了边塞关防一般!

还真被姜子牙猜中了,闻仲和比干以及林沙已经商量妥当,准备彻底放弃大商的固有领土。

不是没办法的话,谁也不会如此选择。

可是玄门三圣以及其余三圣签押封神榜后,已经明确指出“周将代商”,天道圣人的话基本上就代表了天意,大商不亡也得亡,起码眼下的大商得亡。

好在闻仲和比干在林沙的提点下,也不是没有后路可走。

东夷就是他们选择的后路,等大商亡了后,他们就会前往东夷延续大商,当然以后能不能继续用大商的国号,还要看那时的天道之意。

做出了决断后,他们三人连帝辛都没告诉,直接暗中开始了向东夷大量迁移人口物资的动作。

所幸大商最近这些年的商业特别繁荣,各地之间的往来交流陡然增加,他们的动作虽大却十分隐蔽,一连十来年的暗中操作,到现在都没有被外界察觉。

大商故土是没法继续待下去了,可他们也不会叫西歧轻松得了去,已经为西歧准备好了各种麻烦事儿,等他们正式执掌中原权柄,就会知道厉害的。

别说姜子牙只是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他就算真的看出来了,也是无可奈何的。

西歧眼下还处于绝对劣势,等到哪天西歧真的成了中原之主,闻仲三人的迁移计划,估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到时候没了天道庇佑,面对数百万精锐大军虎视耽耽,相信那时的周朝会有明智选择的。

只是短短一年时间,大商这边一连损失十位边关大将,战死被俘的将领数量过百,对于商军的士气打击不小。

闻仲召集比干和林沙商量过后,稍稍缓了缓继续对西歧动兵的举动,不过大商与西歧接壤的边境地区,却被彻底封锁起来,两方之间的交流完全中断。

这对大商的影响不大,可对西歧的影响却是相当之大,他们这边的许多商品和土产,都需要大商那边的支援,现在一下断了供应……

普通百姓倒还没什么,他们只要能吃饱穿暖就成,可西歧的权贵阶层受不了啊,他们享受惯了大商那边提供的各种精美奢侈物品,突然一下子断了来源简直跟要了他们的命差不多。

至于暗地里的走私突然风行暂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