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故此,他一见秦玳提着长剑凌空举步登高,立刻明白这种轻功身法看来虽慢,其实比之飞身跃上木台要难上百倍。

龙飞凛然道:“戚师哥,他这是什么身法?是不是洪门的凌空渡虚?”

戚威摇了摇头,道:“不太像,不过……倒很像本门失传的梯云纵身法……”

方士英道:“不会吧!据说梯云纵连师祖他老人家都没练成,这小子年纪轻轻,又不是本门弟子,怎会练成梯云纵?”

他们在议论之际,蒋弘武、邓公超、诸葛明等人也在议论纷纷,弄不明白秦玳为何要露出这么一手神奥的轻功身法。

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当然更没有可能看到过有人施展这种身法,所以只能胡乱揣测。

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枪神东方云果然不愧是天下十大高手中的翘楚,除了枪法如神之外,连剑法、刀法、轻功,都独步天下,所以他的徒弟才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秦玳哪里知道台下的那些人在议论什么?他之所以显露出这种轻功身法,便是要告诉崩雷神剑杨子威,自己也是出身凌霄门。

可是他不知道近五十年来,凌霄门上上下下至少两千名弟子,包括一些长老在内,都无人能够练成这种轻功身法了。

就连当年教他这种心法的青木道长本人,也因为内功不够深厚,以致没能练成“走天梯”。

青木道长是凌霄门太上长老,辈份较之上代掌门铁冠道长要高一辈,由于铁冠道长也没有练成“走天梯”,他的徒弟黄叶道长自然也没有练成。

杨子威和林英豪纵然成名武林十多年,博得风雷双剑客的美名,也都没有看过这种轻功,更别说练过了。

所以秦玳出自好意地展露了这种轻功身法,却没能产生效果,杨子威依旧全身蓄满真气,挺剑凝视着秦玳。

看到杨子威眼中似乎有股火要冒出来,秦玳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个崩雷剑客才好。

他刚才在气愤之下,说出要以三招剑法击败杨子威,如今真要他这么做,那么岂不是要毁了杨子威一生奋斗得来的名声?

如果成名武林十多年的崩雷剑客,连人家三招剑法都敌不过,这种伤害岂是他能承受的?

更深一层来说,杨子威若是真的连秦玳三招都敌不过,对于立派千余年的凌霄门,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秦玳心中意念飞驰,刹那之间想了许多,却没有一个妥善的办法,能让这场比剑以最圆满的方式结束。

他在台上走了两步,只见杨子威手中软剑抖得笔直,摆出了凌霄门七十二路乱披风剑法的起手式,浑身蓄满劲道,于是心中一动,脚下一顿,缓缓举剑而起,摆出了凌霄门太乙剑法的起手式。

随着剑刃在他身前划出一个小弧,剑光闪烁出绚丽的光芒,映着斜斜照下的阳光,在场的五十多个人,都看到了从那柄三尺六寸长的秋水剑上,从剑尖迸射出长约五六寸的剑芒,光耀夺目。

那道剑芒吞吐伸缩不定,如同活物,较之传说中的剑气更是具形,似乎秋水剑原先的长度就超过四尺以上,那道剑芒应是实物……

杨子威乍见对方摆出的剑式,酷似本门太乙剑法的起手式,便为之一愣,再一看到那道伸缩达五六寸的剑芒,更是为之凛然大惊。

武学之道毫无侥幸可言,练一日之功,方能收一日之效。

尤其凌霄门偏重内功修为,一切拳法、剑法都以内功为主,若无深厚的内功,那么练剑的身、眼、步法等,都是形式上罢了,并不能使剑法发挥出应有威力,更遑论了解其中的真髓。

所以练剑首重练气,气功有成,剑法自然可以达到一种境界,否则徒具其形而不得其神,练剑毫无意义。

崩雷剑客杨子威在这刹那间,突然记起了当年初次学剑时,师父叙述的关于剑法修为的一段话,恍惚之间,似乎觉得自己就像十六岁时,在凌霄宫后山聆听师父传授剑术,那时银叶道长运剑凝气,剑尖迸射出寸许的剑芒,真是耀眼生辉,使得他们十多名初习剑法的弟子欣羡不已,希望他日能有师尊这等成就,也能练成以真气催化剑气,再让剑气凝聚成剑芒。

杨子威记起了当年枯木师祖,在他们这班弟子练剑稍有成就之后,曾叙述剑芒若是凝聚成形,可以真气控制,催化成剑罡;剑罡练成之后,便可以进修御剑飞行之术,至此达到剑仙的境界,飞剑出手,百步之内取人首级,仅凭意念就可控制飞剑运行的路径和弧度,可说无坚不摧,天下无敌……

无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