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为传经而来。”刘能恭敬的回答道。

“心中无佛,如何传经?”

“心中无佛,口中有佛。久闻乌巢禅师乃是有道高僧,小子久慕《多心经》大名,特来到访,请禅师指点!”刘能回答道,接着又补充道:“愿大唐四百八十寺,处处地地听心经。”

心经就是《多心经》,他许愿向东土大唐传经,便是希望借此来交换乌巢禅师传授佛法给他。西方灵山一直对东土大唐这个巨大的市场垂涎三尽,西游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成行。一旦传经成功,如来佛祖在西方佛教的地位必然更加牢固。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就算是佛界也一样。不管乌巢禅师是谁?都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的出现。那就证明如来坐稳了佛教老大的位置,到时灵山就是他的一言堂。

而且传经之事,是刘能主动提出来的。就算如来不满意,也无法借此来为难乌巢禅师。毕竟对方有个堂堂正正的理由,如来向东传经也是一样,理由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去西天取经。

刘能说完之后,久久未能听到乌巢禅师的回答。他也不着急,他能做的全做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是乌巢禅师不肯接受他的好意,他也没有办法。

突然之间,刘能觉面前一亮,点点星星的光辉从乌巢禅师脚下香桧树上洒落下来,身体周围光华流转。

紧接着便是一阵若有若无的梵音传来,好似天癞之间传来一般,虚无飘渺之间,又带着一种浩大广博之意。而后声音愈大,如同洪钟大吕一起敲响,整个浮屠山就好似变成佛国圣地一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019章 奇异树叶

心经回荡,刘能只感觉自己好似脱离了尘世一般,庄严、广博,浩大,深远,玄奥……无数种感觉交织在他的心中。

直到经文完全念诵完毕之后,他才回过神来。面前是一个青翠如玉,枝干如龙的香桧树,树上哪有鸟窝,更别说乌巢禅师了。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阿弥陀佛,看来是贫僧着相了。”刘能苦笑的摇了摇头,刚才的一切宛如梦境一般。

刘能接着又深施一礼,才转头打算下山。便在此时,他突然心神一动,香桧树上竟有一道红霞一闪而过。

“这香桧树乃是乌巢禅师修行所在,莫非有什么宝贝不成?”刘能的脑海中马上闪念过这个念头。

“乌巢禅师刚才传经一篇,而后就消失不见。在我要走时,偏偏那红霞一闪而过,看起来这个东西必然是给我准备的。”

刘能略一沉吟,首先给自己找了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这才走到香桧树下。

香桧树上枝繁叶茂,树叶如穹盖一般的洒下。但刘能只一眼便看中了一片树叶,色泽红润,红的好似火焰一般,其上更有云霞跳动,与其他的树叶完全不同。

“就是你了。”刘能先是恭敬的向香桧树深施一礼后,才轻轻的伸手摘下了那片独一无二的香桧叶。

拿在手中,更发现了这片香桧叶的特别。竟比一般的香桧叶厚重了许多,放在眼前仔细观察,刘能更加惊奇的发现。香桧叶上无数的脉络,竟然组成了一个跳跃的火焰之形。

阳光点点洒落在叶子上,香桧叶的脉络愈发的生动自然。刘能不清楚,叶子的脉络是天然形成,还是乌巢禅师这个大能后天培养而成。小心翼翼的揣入了怀中,又向香桧树施了一礼之后,这才缓步下山而去。

下山之路,刘能走的极为顺畅。眼前微风吹过,身上僧袍悄然摆起,走路似行云流水,便是再挑剔的居士,见了刘能也得夸他一句高僧有道。

“可惜呀!小三看不到贫僧现在的扮相!”刘能边走边想,所谓富贵者还家乡,否则便如锦衣夜行一般。

刘能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