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 (第1/4页)

而当初他第一次改装出来的1024九五枪族,之所以爽快的把专利转让给了北方军工,一方面是杨海生的关系,另一反面就是对两人的敬佩,至于之前把“飞鹰”发动机技术授权给北方军工使用,也同样有这个理由。

“过奖了。”徐子陵的语气很认真,在座的人没有认为他说的是客套话,而且以他的身份,也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来讨好他们,常岚清和吴忠辉都是过五十岁的人,从年龄来算,两人都比徐子陵要大好几轮,但从技术、和成就来说,两人自认是拍马不及,徐子陵这么客气一说,两人都有些自惭形秽的感觉,连忙谦让。

正文 第六百一十一章 天上掉馅饼的滋味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无论是北方军工还是总装直属企业,都有多个一直靠着吃财政饭过日子的工厂,这些企业由于特殊性,很难被私人企业兼并或收购,但又没有新技术上的突破,靠着做些零部件订单,以及上面的财政补贴生活着。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直属的管理部门,这些企业都是一个负担,没多久,范瑜就有了确切的消息,弄来了一个名单,里面有十几个合适的企业。

这些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徐子陵初略看了一眼,其中还看到几个眼熟的名字,有些感叹曾经风光一时的企业居然也会走到这一步,就让范瑜把自己的意见和名单送到办公楼那边,让杨若兰他们这些人看看这个方案是否能够行得通,可行的话,那就看看这些企业里面有哪个最适合他们收购的。

“这些事情你拿到那边去讨论一下,方案可行,有了选择,那就试着接触一下。”

“好的。”

范瑜也来了小半年了,已经熟知了徐子陵这人的习性,连忙应了,转身拿着自己刚刚记录的一些东西和名单就回了办公楼。

正规商业操作自有父亲徐浩然他们这些人去负责,徐子陵就没必要多去操心了,提出自己的建议,能否通过就只等决议,安心弄自己的方案,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爷爷奶奶在军区别墅住了两天,还是回到了自己家里来住,晚上下班,自有一群小辈前去探望,如聂云杰,刘龙、刘欣两兄妹等,不过他们知道张兰在家做饭太难,是吃完饭才过去的,唐静和他家小子,已经从医院里面出来了,坐在家里聊了一阵,也不知道谁先提出来的,一群人又出门往后面李成家里走。

李成家小子八斤多,唐静居然是顺产,让一众人大跌眼镜,都没想到她会这么厉害,为此几个女孩子都向她取经,请教着有什么方法到时候会不痛之类的话。

而徐子陵平时看似有些冷,但却是个颇为喜欢小孩的人,在一群人的取笑下,说是可以先试着熟悉一下流程,他抱着小孩体验了一番。小生命当中很小巧,但有人说刚生下来的小孩有多可爱,徐子陵是真心的不觉得,他这个做叔叔的抱了抱,看着小家伙闭着眼睛在酣睡,皮肤皱褶着,实在和想象中粉嘟嘟的样子差别甚大。不过看着所有人都欢喜得不行的样子,这样扫兴的话他可不敢说出嘴里,只能是在心里念叨那么一下而已。

五天之后,爷爷奶奶终于提出了回家,并不是说对他们不好,也不是没人陪,而是故土难离,哪怕是只有一百多公里,对他们来说,也是离开甚远。从大年初三离开到现在,这次出来也有小半个月了,只有一个时间,已经是超出徐子陵的预计了,知道再留下去,老人家反而会心情变坏,干脆也就没有多留,让肖家姐妹开着车子送他们回去,特意还跟她们两个说了,可以住两天再回来。

两位老人回了乡下,李成家小子出世带给大家的喜悦,经过这些天来总算是冲淡了一样,如此一来,大家的生活又回到了平稳当中来。半个月后,赵子华主持下的江南造船厂在预留的地方开始建造大型船坞,此消息一经媒体披露,顿时引来纷纷猜测。

经过去年的迪拜航展,江南厂由军工厂进行绝对控股的事情,就已经被有心人挖了出来,这次见到江南厂大搞基建,关注军工厂的人自然就来劲了,虽然消息里面没有具体提及大型船坞到底有多大,但这些人看着江南厂原本就有十万吨级别船坞,就知道这觉得不会低于十五万吨,而江南厂没提及涉及民用领域船舶,一时间关于江南厂将建航母的消息是满天飞,有的说十五万吨常规航母,有的说二十万吨核动力,更有离谱的,说将会建造一艘三十万吨的航母,上面最少可以停放五百架战机以上。

徐子陵可没有时间来管这些,这个时候,他离开了星城,来到北方军工位于北城省,昆华市的总部。

“徐总,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