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温柔一瞥 (第1/2页)

怎么还有一个伤者?

欲言不假思索的来到那人身后,然后伏下身子观察着他的伤口道:“你别动,你背上有伤。”

“我知道。”那男子带着淡漠的语气低低的回答道,同时了身转过子抬头看了一眼欲言。

此人面孔英俊却带着几分沧桑,头发略有些散乱,一双眼眸深不见底,欲言的影子便在那双眸子的最深处。

“陈,陈大人?”欲言怔了一下,只是注意力终于还是被他身上的伤口吸引了过去。

“你肩上在出血。”

“我知道。”陈烟寒表情依旧淡漠,似乎肩上的伤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只是他又怎么会感觉不到背上的疼呢,他俯下身子将欲言护于身下之时,不晓得多少只脚从他肩背部踏过,背上的皮肉,早就磨掉了好大一块。

“你不要动。”欲言眉头皱了一下,然后轻轻去褪陈烟寒一侧肩膀的衣裳。

她自幼随父学习这岐黄之术,看见伤口就欲罢不能,放在现代,便是一个词,职业病。

此时陈烟寒背上有的地方渗血已经干涸,衣服紧紧的贴在伤处,哪里那么容易褪得下来,不管她多么小心,终究还是会扯下一些皮肉。

欲言双眉紧皱,嘴里不住轻声的道:“别怕,忍一下就好了,实在痛得厉害就叫出来罢。”

她动作语气是如此的轻柔,仿若眼前这人不是一个成年男子,而不过是一个脆弱无助的孩童。

当贴在陈烟寒背上的衣料一片片揭去后,眼前那片血肉模糊的肌肤便完全展露了出来,饶是董欲言见多这样血腥的东西,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不但肩膀,就连左边的臂膀也找不到一块完整的皮肤。

她转到陈烟寒面前,将他臂膀上最后一点衣料揭去,然后轻声道:“忍着点。”

说罢,便从药囊里取出最后剩下的一点金创药。

陈烟寒望着董欲言那双紧锁的眉头,心里却是只觉得奇怪——原本就刺痛*的伤口,经她这样又撕又扯,却反而不觉得怎么疼了。

“董姑娘的药果然奇效,”陈烟寒终于开口对欲言道:“我一点也不疼了。”

“我还没有撒药。”欲言抬起头,疑惑的看了陈烟寒一眼。

四目一相交,陈烟寒的心,却似猛的一下跳到了喉口一般。

他是第一次见到她这样的神眼,那样的温柔,那样的关切,那样的没有敌意。

他却不知道,她这只是职业习惯使然,他此刻在她眼中,就是一大片血肉模糊的等着她来处理的伤口罢了。

*——*——*

宣治四年四月这一次的祈蚕事件过去了整整一日,欲言似乎还没有缓过劲来。

杏林堂的大门已经打开,姚叔姚妈把大堂打理得干干净净,欲言却依然趴在堂上角落里的一张厚实的大木桌前,下巴抵在一只胳膊上,双眼出神的看着另一只手里捏着的一枚银针。

“——永宁王异姓王,萧世子本身便捉摸不透,除了他,不会再有第二位世子会与平民女子结亲了——”

说这话的男子面若冠玉,气度优雅,高贵逼人。

他话里意思这么明确,却又何苦来招惹自己。又何苦费那么大心血,替自己找回玉佩。

祈蚕之乱后,他寻找自己时,眼里的慌乱做不得假,找到自己时,眼里的欢喜也做不得假。

只是在最危急的关头,他确实是放开了手,这也做不得假。

这个人,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那个时候,若不是那个手上有伤痕的男子及时护住了自己,此时此刻,自己的小命,只怕早就不在了罢。

当时情况太乱,她脑子里很多事情没能去细想,如今静了下来,回想当时情景,心中却是如镜台一般清明。

她素不喜欠人恩情,只是她连那人是谁都不知道,这又该如何是好。

她这般翻来覆去的出着神,不晓得过了多久,直到门口出现了一个人影,欲言才抬起了头。

来者一身质地考究的蓝色绸袍,花白的胡须修得整整洁洁,那光洁红润的面孔上带着亲切微笑,乍一眼看去,还真有那么几分名医的影子——这自然就是仁济局的大东家,冯元凯

“冯大人这一次怎么亲自来了呢?”欲言收起思绪,一边笑着起身,一边迎了上去。

她已经懒得问他有何贵干了,这人来杏林堂的目的堪比司马昭之心,那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董姑娘好,老夫昨日听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