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部分 (第1/4页)

我知道这个想法有问题,不过绝大多数华人确实是这样想的,很难改变。

年轻时候,我整天忙着工作,差点闹得跟你奶奶离婚,现在之所以和你父亲的关系不算亲密,也是因为那时候长期不在家,他到现在还埋怨着我呢。

小时候家里穷,整天被白人警察像狗一样撵着,穿旧衣服、吃剩菜、上街捡垃圾买热狗,还舍不得一顿吃完。

现在好不容易可以公开、安全地追逐金钱了,别指望在一两代人时间内,能缓解这种被压抑过久而喷涌出来的**和动力。

最近不少先富裕起来的美国华人家庭,已经在学习西方父母让孩子独立,这说明华人以前的做法,和社会保障缺失脱不了干系,而且关系还很紧密。

假如不用为后代的生活担忧,谁愿意花一辈子时间只为了挣钱呢,难道天生贱命喜欢工作?

不过这样的做法确实有问题,总不能养着他们一辈子。

有钱的华人毕竟只有少数,绝大多数海外华人还很穷,许多非法移民连身份问题都不能解决,我们北美华人组织,正在试图帮忙联系政府解决,可移民过来的人络绎不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

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韩宣一下子看清了矛盾所在。

不是当父母的不想放松,而是太穷了,社会还没发展到可以让父母们轻松自在的阶段,如果父母不干涉子女生活,结婚要房、要车的问题,自然自然就会得到解决。

这样想想,近代华人是悲哀的,除了先富裕起来的那一小批人、除了不想要子女的人,剩下的注定得承担起当父母和子女的责任。

更加可悲的是,努力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赚钱的速度比不过房价上涨、货币贬值的速度,这就是属于国家应该担负的责任了。

不生孩子,得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生孩子就又多了一份责任,最悲情的话莫过于:六十岁前赚的钱,用来给六十岁后看病,一个劳动力,要养活正常家庭的七口之家,还要为后代生活做考虑,一场病、一套房,就足以将人摧垮……

(我知道最近不在状态的原因了,慢性肠炎,还有脂肪肝,可怜我才22周岁,天天坐着,要抽时间锻炼)(未完待续。。)

第1385章 多出个小妹妹

在花园旁的花房里,陪老爷子修剪一盆日本五针松时候,接到格隆考斯基先生打来的电话,将滑盖手机往上推开,放在耳边问他说:“怎么样,人从看守所里放出来了?”

“是的,早就放出来了,想到你应该在睡觉,所以没有打扰你。

请省公安厅厅长帮忙,韩先生已经回家去了。。。。。。我是说航州的这位韩先生,祁厅长托我向你问好,他说你们在机场见过面。”

“嗯,我记得那位。

你问没问大风厂发生什么事情,怎么会不同意政府搬迁?”

韩宣拿着剪刀,随手咔嚓剪了根枝条,老爷子见到后,脸瞬间绿了。

挺漂亮的五针松,因为这剪子,变得像是被狗啃过一样,连忙夺下韩宣手中的剪刀,挥手让他一边玩去,别在这捣乱。

他有心事,刚才剪下时候根本没在意,听见格隆考斯基回答说:“我赶过去之后向他问了,那位先生不会英语,翻译告诉我说是因为拆迁公司给得价格太低,比政府规定的补偿款低出将近一半,这才死活不同意拆迁。

自从将那块土地,划进西溪湿地公园范围之后,周边地价上涨非常快,但他们准备用老价格补贴,还把新厂房用地划到二十公里外,工人没办法跟过去,这才引起矛盾。”

韩宣想到将来那座五a级风景区西溪湿地公园,顿时觉得好笑,说道:“眼光很好嘛,竟然把工厂建在那里。

不就是拆掉工厂,你帮我转告他,那边的土地价格将来还会升值。

别同意土地置换,拿到政府的拆迁补偿后,将厂房给拆掉,那块土地留着别卖,只把工厂搬到其他地方就行,最好在附近多买一些地,就说打算开发高端别墅区。

这样一来,矛盾不就解决了么,也不会有人再找他麻烦……”

将来马云在西溪湿地公园旁边有房子,重生前韩宣老爸也在那里为他提前置办了婚房,普通四百多平的别墅,价格就在一五千万往上。

现在那边的土地,应该还是白菜价,等到整治过后,周围风景确实好,是未来航州有名的富人区之一,肥水不流外人田,指点那位老爹韩宣觉得很应该。。。。。。

远在华夏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