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杨坚晚年有些好大喜功,曾经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战前,高颎坚决反对出兵,但是杨坚非但不听,还任命小儿子、汉王杨谅为主帅,高颎为监军,辅助杨谅。杨坚知道杨谅年轻,没有经验,事先赋予了高颎〃专委军事〃的大权。这次战争进展非常不顺利。隋朝的陆军刚走出临渝关(今山海关)就爆发了传染病;水军出海不远就遭遇了大风,损失了多数战舰。结果,隋朝大败而归,回来的士兵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二。

◇。◇欢◇迎访◇问◇

第38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13)

杨坚雷霆大怒。

独孤皇后趁机诋毁高颎说:〃高颎本来就不愿打仗,陛下派遣他出征,他肯定不会卖力。我一开始就知道会出师无功!〃而在征战过程中,高颎以为杨坚授予了他征战大权,事事出头做主,对名义上的主帅杨谅的意见很不尊重,通常予以否决。他老觉得杨谅年轻,考虑不周,却忘记了谨慎为臣的道理,〃无自疑之意〃。

杨谅原本对指手画脚的高颎就非常不满,后来打了败仗,闹得灰头土脸的,就由不满转为怨恨了。回到京城后,杨谅就向父皇和母后哭诉:〃儿子我幸亏没被高颎杀掉,才能侥幸回来见到双亲。〃杨坚和独孤皇后自偏信小儿子的话,对高颎更加不满了。

第二件事情是开皇十九年(599年)凉州总管王世绩因罪被杀案。审讯时,王世绩供认从高颎处得知了许多宫廷内幕。杨坚大为震惊。高颎身为丞相,自然知道宫中的许多事情,可能在和外地官员交际的时候把这些事情作为谈资泄露了出去。杨坚很反感臣下对自家的事情交头接耳,当司法机关继续报告高颎曾与王世绩交通,收受后者赠送的名马等情况后,内心积压着的对高颎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高颎因此被判定有罪。大将贺若弼、兵部尚书柳述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纷纷出面申辩,为高颎开脱。大家认为高颎即使有罪,也为国家立下了大功,应该赦免。杨坚更加恼怒,认为高颎平日交结朝野官员,结党营私,谁敢为高颎说话就痛斥、罢贬谁。很快,朝野再也没有人敢为高颎说话了。

当年(599年)八月,高颎被罢官,保留齐国公的爵位赋闲在家。

高颎毕竟和杨坚搭档二十多年了,感情很深。一次宴会,杨坚见到了高颎,信誓旦旦地对高颎说:〃只要你不辜负我,我绝不辜负你。〃但是到底谁〃辜负〃谁的判断权力掌握在杨坚手里。

没过多久,高颎的部属就上疏揭发说:〃高颎的儿子高表仁曾经对高颎说:〃司马懿当初托疾不朝,赋闲在家,最后不也政变夺取了天下吗?父亲今天遭遇挫折,焉知非福!〃〃

外人不知道高表仁有没有这样宽慰父亲高颎。如果高表仁真的白痴到将父亲和篡位夺权的奸臣、西晋缔造者司马懿相提并论的程度,那就是将落难的老父亲向地狱门口推了一把。杨坚不得不怀疑高颎的忠心了,下令囚禁高颎,严加审讯。

司法部门很快又奏称曾有和尚、术士对高颎说:〃明年国家有大丧。皇上在开皇十七、十八年有大厄,最迟不会躲过开皇十九年。〃这简直是在咒杨坚死啊!杨坚出离愤怒了,对着群臣咆哮说:〃帝王之位岂可强求!高颎与儿子谈话,自比晋朝皇帝,安的是什么心啊?〃皇帝都给高颎定性了,有关部门只好奏处斩高颎。最后时刻,杨坚还是念了往日情分,说:〃去年杀了虞庆则, 今年又杀了王世绩,如再诛杀高颎,天下会怎么看我呢?〃

于是,高颎被除名为民……免去了爵位。

早在高颎出任尚书仆射的时候,他的老母亲就告诫他说:〃儿子,你富贵已极,但要当心自己的脑袋,平日里要慎之又慎啊!〃高颎也一直担心发生祸变,现在被贬为平民百姓了,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如释重负,一点悔恨的样子都没有。

高颎被斥退后,接替的人选是杨素。

杨坚期间,隋朝的尚书左右仆射(二人被尊称为丞相)人选相对固定。高颎长期担任尚书左仆射;开皇九年(589年),苏威出任尚书右仆射,三年后因为任用私人而被罢免,由杨素接任。现在高颎为民,苏威则宦海沉浮,杨素成了强势的尚书左仆射。

◇欢◇迎◇访◇问◇。◇

第39节:第三章 开皇盛世(14)

杨素的能力和功绩可能不逊于高颎,但个人品德、操守根本不能与高颎相比。杨素不仅对人严厉苛刻,而且是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高手。调任中央要职后,杨素的两只手忙着捞钱,大兴城和其他大都会中到处都有杨家的客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