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加油,我宁 (第1/4页)

华语音乐盛典是个名头特大,也特别苦逼且粗糙,不能说粗糙,应该说宽容才对的颁奖典礼。

因为这奖项排场很大,而排场越大,往往越麻烦,纰漏疏忽也越多。

其实这奖上世纪90年代刚办起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但进入21世纪,明星的地位逐渐上升到亲爹级程度,粉丝们动不动就草你妈妈杀你全家后,这奖和金曲、金针一样,那是每况愈下,总是办得乱糟糟的。

像正式颁奖典礼前的走地毯环节,常常下午5点就开始了,却要到晚上七八点才结束,期间或许是稀稀拉拉,或许是一拥而上,反正就没个什么秩序。

正式颁奖典礼其实也没好到哪去,8点钟正式开始,一般都得搞到12点,要是去的早的,得熬六七个小时的时间,而且期间广告茫茫多,对于工作人员也好,观众也好,明星也好,都很不友好。

但这奖,但凡入围了大奖的明星们,只要不是真有事,基本都会参加,因为他是内地最权威的音乐大奖,深受业界认可,历年光是嘉宾席就有七八排,至少一二百个位置。

本来吧,组委会也想回归传统,好好地把这大奖办得有秩序点,只是由于嘉宾们实在是太大牌了,大牌到愿意拿奖的不少,可愿意听你絮叨的根本没几个。

就算人前听了,人后也总是会出各种状况。

大牌嘛,你要是时间充裕还能叫大牌?不迟到能叫大牌?不搞点新闻能叫大牌?

你不知道各机场、车站、各环、各路、各红绿灯是天生和大牌们过不去的?

车祸、碰瓷、灵车漂移也是专找大牌去的么?

所以,努力了两届,吃力不讨好地没成功后,这奖就年复一年地乱着<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于是,这奖常见的状况是。评委会抱怨,组委会抱怨,明星抱怨。观众抱怨,各路工作人员那是更抱怨。浑浑噩噩地开始,浑浑噩噩地结束,留下一地鸡毛的骂娘声。

好在,它的权威性,不像它的组织那样不堪一击,所以它办得再邋遢,大家也都愿意认可它继续办下去,除了各路领着死工资。加班都领不到加班费的媒体苦逼。

可媒体们又是捧这奖捧得最厉害的,这边来个实至名归,那边来个爆冷黑马,小螺号滴滴地吹,臭脚捧得飞起。

这就是世道,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苟且地过着。

丁宁听取杨度的意见,和冯丽钦一起来到颁奖典礼现场国家体育馆时,时间是7点48分。

这是整个红地毯的黄金时段,因为这个时间段的红地毯。央视会直播。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挤着往这点上凑,尤其是新人。还有个别大牌。

新人不愿意往这点上凑,一是因为人贵有自知之明,二是因为不合算。

踩着这个时段走红地毯,能被给个镜头就不错了,妄图还有个采访画面什么的,那就甭痴心妄想了,小心屁股后面多两个鞋印。

而在其它时段走红地毯,虽然上不了央视,好歹也有其它各方网络直播啊。这可是易网、qe、新潮、优豆等等一拥而上的直播盛典,网络人气高了去了。

时间要是踩得好。逢着前面的人已经滚蛋,后面的人不知道在三环、四环。还里五环堵着时,你愿意和各方记者叨咳多久就叨咳多久,那存在感刷得可比一个央视的边边角角高多了。

之于个别不想露脸的大牌嘛,要么就是郑维这种已经超然到麻木,愿意把机会无私让给别人的;要么就是没入围什么重要奖项,觉得面上无光,没什么好采访的;还有的就是被乱七八糟的事缠上了,正处于风口浪尖,生怕被逮着问个不停。

最愿意往这时段凑的,就是那些处于上升期的小咖中咖大咖,和各路回锅老咖。

丁宁就是和半老徐娘的冯丽钦一起登台亮相的。

其实,在此之前,联系着想和丁宁一起走秀的人可不少。

安可晴、夏姿言、杜芸,甚至李依娴都委婉地表示了下想和他组队走红地毯的想法,可惜深宫老嬷,男人最爱,外加为了让家里那只胖货少吃点醋,丁宁选择冯丽钦。

丁宁甫一亮相,媒体们蜂拥而至。

同样刚刚到场,居于江之然这千年老二之下的千年大龙套孙曦,再度被冷落上了。

这冷落倒不是说所有媒体都把他冷落了,而是那几位配着央视徽章的记者们全跑去找丁宁了,一去不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