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双雄会 (第1/2页)

李岩率六千兵卒赶至,李过出营相迎。 两人关系不错,很谈得来。 李岩问了李过忻州城中的情况。 李过说了自己知道的。 崇祯皇帝真的在。 城内有代州兵四千,由山西总兵周遇吉统率。 大同兵八千,参将王进朝、守备万练是领军之将。还有一个名叫王辅臣的小将,领着几百骑兵,十分善战。 距忻州不远的忻口寨和原平,还有阳高兵卒五千,领兵者为总兵周文英。宣府兵三千,领兵者为总兵王承胤。 崇祯皇帝身边还有两千余骑兵,数百锦衣卫和护卫。 李岩粗略算了算,“也就是说,忻州城内兵力大约在一万五千,城外还有八千后援?” 李过点了点头,“目前查到的就这些。但崇祯皇帝在代州的消息已经传的到处都是,晋北的诸多州县,以及各地的卫所兵应该很快就会派兵增援。或者说,他们已经到了,只是埋伏在忻州后面的群山之中,等着我们向口袋里钻呢!” 李岩轻轻点头,“补之,你说的对,我也有此想法。崇祯皇帝来此,就是为了诱我军向北进军,从而寻求歼敌之机。但既然已经到了,那就向前走一步,去沂州城下问问崇祯皇帝,他到底想干吗?” 忻州城中。 王屏藩前来禀告,李过在牧马河上搭建浮桥,看似要渡河。问是否要出兵阻拦,或者半渡而击? 朱由哲摆手说不用,让各将谨守城池,不得出城。同时,派人前去李过大营,提出想与李自成见上一面。 李过不敢做主,连忙派人将信送到太原给李自成。 不到一个时辰,朱由哲的信接着又到了,提出要见李过,有大事相商。 接着,信又到了,提出要见李严。 再来信,信中说自己听说白广恩也在,也想见见。毕竟他曾是大明之将,彼此有很多话要说。 之后,八百石粮草送到了李过营中,说是对当日袭击闯军运粮队伍的赔偿。提出真心愿与李自成和谈。 一封信接着一封信,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处处透露着崇祯皇帝的诚意。虽然李过和李岩商议过后,决定置之不理,一切等李自成到了再说。 但崇祯皇帝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倒使李过他们不好主动进攻了。只在牧马河上建立了浮桥,在对岸建立了桥头堡,而没有渡河。 一天后,李自成骑马赶至忻州。 派人进城通知,他答应和朱由哲见面。 两人约定,见面地点就在牧马河的浮桥边,各带一人。 太阳高升,光芒四射。 一千骑卒随朱由哲出城,等到距离牧马河百步之时,朱由哲挥手让他们停下,带着王屏藩一人上前。 对岸士卒也严阵以待,骑马从中走出一人,身穿绿色箭衣,头戴白色毡帽,不是李自成是谁? 朱由检好奇的看着对面那人,这个将他逼死,却一辈子都未曾见过的宿敌。“他便是李自成吗?” 朱由哲点了点头,弃马走上浮桥,“闯王,靠前一叙?” 李自成现在占尽优势,是强势的一方,他没必要耍什么阴谋诡计。 果真,李自成笑了笑,翻身下马,走上浮桥。在距离朱由哲三十步外停下,躬身一拜,“米脂小民拜见大明天子?” 朱由检顿时有点愣住了。 朱由哲也愣了愣,“闯王,你拜朕?” 李自成起身,笑了笑,“自成曾当过驿卒,也算是吃过大明之栗米。今日看到大明天子,怎能不拜?” 朱由哲紧皱眉头,这不像是自己想象中的草莽英雄李自成啊! 他曾是驿卒,是谁把他逼到造反的地步? 李自成点出这个,一下子把自己架到了一个高处。受了他这个礼,却使自己处于一个尴尬的地步。 好在,朱由哲脸皮厚,“以前的种种,你我不必再言。就说说眼前吧!” 李自成笑道:“说眼前,那天子是想投降我大顺?” 朱由哲心中大骂了一声不要脸,但表面却哈哈笑了两声,“祖宗之业岂能轻易抛弃?倒是闯王您,从以前的一驿卒到现在统御千军万马,已达极至。要知道月满则亏,人要懂得知足。何不听从了朕的建议,到三边当个甘王。” 李自成摇了摇头,“三边贫瘠,可养活不了我手下的这几十万大军。要不,您封为个秦王,让我永镇陕西,割西北以自立?” 朱由哲没有丝毫犹豫,“好啊!给你个秦王亦可。” 李自成哈哈大笑,“好,等朝廷给足了百万两饷银,我就撤兵回陕西。” 朱由哲故作为难道:“百万两白银,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要不,我们先付一万两的,今后每个月给一万两,分一百个月付清?” 李自成勾了勾嘴角,“行啊!朝廷付着,我进军着。我们两不相碍。” 朱由哲摇头道:“闯王,你这可不是谈判的方式。” 李自成笑了笑,“本来就没什么可谈的。莫非天子真以为一个秦王就是使我满足,使我手下的这几十万将士满足?我倒是想劝劝天子,识时务者为俊杰,莫要做无谓之抵抗。” 很强硬啊! 朱由哲心中腹诽。 “闯王,大明在北地还有十几万大军呢!而南地,也还有半壁江山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