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三部小说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冯梦龙挺直了身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尊重,尤其还是来自大明天子的。 朱由哲继续道:“冯先生,朕需要你写三部小说,而且是可以改编成戏曲和说书的那种。” “一部为靖康耻。着重描写汴京城破后,十数万汴京百姓被当成牛马一样被强掳到北地。男子被随意屠杀,女子被任意奸淫。所有被俘百姓,无论男女,都要施行牵羊之礼等耻辱之事。” 冯梦龙嘴角不自觉的抽动了一下,脸色顿时变的异常难看。 靖康之耻不仅是北宋皇室的耻辱,更是整个汉人的耻辱。而崇祯皇帝是想把这种耻辱扒开,让它以最血淋淋的方式展示在所有人面前。 “第二部,朕想让你写乞活军。” “八王之乱后,五胡入华,西晋颠覆。匈奴、鲜卑、羯、羌、氐五胡进入中原后大肆屠杀抢掠,像对待畜生一样对待中原汉民,被屠百姓以千万计、百姓哭天抢地,为了活命只能团结在一起抵抗,乞求在乱世中苟活性命。” 朱由哲看向冯梦龙,“这一部不写君王,不写名将,只写百姓。写他们很多最开始只以为五胡进入中原和他们无关,只不过换了一个人当皇帝而已。所以,他们没有抵抗。” “但很快,有敌人闯入了他们家中,杀了他们的父母,奸淫了他们的妻妹,把他们的儿女淹死在水缸之中。之后他们活着的每一刻,他们都在后悔开始自己为何不抵抗。” 冯梦龙逐渐听出了点意思,“陛下是让百姓觉得,这一战并不只是皇帝官员之事,更和他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朱由哲点了点头,“朕要让他们明白城破后的代价。难道他们觉得京城破了,过几天,他们就能安稳的过日子?不,他们会更惨,他们会像猪羊一样被屠杀,他们的尸体会塞满整个京城。” 朱由哲看向冯梦龙,以及旁边的金声,沈自晋,淡淡道:“诸位,一旦京师被围,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一年。城内百姓会很受苦,会生病受饿,会死很多人。随着时间的增长,他们的不满会不断累积。如何化解这种不满,就是让他们明白他们此刻的受苦是值得的。” 朱由哲轻轻的摇了摇头,“朕不是暴君,朕从外运了很多粮食前来,可以满足城内百姓一段时间的需求。但将来,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若真到了那时,朕需要百姓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在坚守?” 冯梦龙眉头紧蹙,沉默了好半晌,问道:“陛下,那第三部吗?您又准备让老朽写些什么?” 朱由哲问道:“冯先生,你应该很了解耿恭的事情吧!” 冯梦龙点了点头,“大汉设立西域都护,任命耿恭为戍己校尉。匈奴攻下车师国,进而包围耿恭守卫的疏勒城。那时疏勒城中只有数百守军,而匈奴数万人却始终难以攻下,进而围困疏勒城。” “城中缺水,耿恭就挖十五丈水井,仍不见水。下拜乞讨,进而飞泉奔出,士卒高呼万岁。” “城中缺粮,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动物筋腱做成的弓弦。” “匈奴人筋疲力尽,难以攻下,便前来招降,许诺封冯耿恭为王。耿恭便设计抓住匈奴使者,在城头烤其人,食其肉。” “岳武穆所写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写的便是这件事。” 冯梦龙越说越激动,“城中将士坚守近一年,所有将士都宁死不降,汉军大旗始终在城头高高飘扬。” 朱由哲点了点头,“但相比于前一段,朕更喜欢后半段。汉章帝继位,朝廷步入正轨,最终决意出兵救援万里之外的耿恭。七千将士出玉门,走大漠,爬天山,食雪卧冰,终于到达疏勒城下。” “而此时疏勒城中,仅剩区区二十六人。大军归还,后有满怀仇恨的追兵,前有大雪肆虐的天险。他们且战且退,死伤将士无数,最终抵达玉门关。而此时,跟随耿恭的将士只剩下十三人,后人称此事为十三将士归玉门。” 朱由哲看向冯梦龙,“冯先生,把这件事写出来吧!告诉百姓,一千五百年前,曾有那么一群人,为了心中的信念,在绝望中一直坚守。还有一群人,为了救自己的袍泽,不计生命,不计代价。” 实际上,在距离明末的八百年前,还有一群人,他们在鬼兹城中坚守到了最后一刻,直至全部战死。 他们是唐军,坚守的地方叫西域。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等到援军。 直到清末,左宗棠才抬着棺材率领大军进入这片祖辈曾经坚守过的土地。 见过冯梦龙后,朱由哲会见众人的速度明显加快。也不再是一人、两人,而是十几个人一起。 看有人满脸通红,似乎是有点喝多了,朱由哲便让人给他们上了些醒酒汤。 众人连忙致谢,同时为自己的失礼请罪。 朱由哲笑着道:“你们都是各地推选的优秀士子,自有一番性格和骄傲。这点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朕也是随便问你们些问题,你们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答,不必有任何顾忌。” 朱由哲扫视了众人一眼,“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