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实话实说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李邦华、唐通、金炫等人匆匆赶来。 朱由哲看到他们,笑道:“李爱卿,你来的正好,通知全城,今日下午,开城门半日。愿意离京者,可自行离开。” 李邦华面露犹豫,但仍旧点了点头,“臣遵旨!” 朱由哲看向那些跪倒在地的百姓,“要去要留,你们自己做主。但朕奉劝你们,这京师是你们最好的保护。” 众人窃窃私语。 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声,“那陛下会留在京师吗?” 四周皆静,所有人都看向崇祯皇帝。 朱由哲沉默着,过了半晌,缓声道:“你们都起来吧!今日在此,有什么问题,你们都可以问,朕会尽量做到知无不言。至于……” 朱由哲看向那儒生穿着的青年士子,“至于你刚刚问的问题,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 李邦华脸色顿变,急声阻止道:“陛下,……” 朱由哲摆手制止李邦华,继续说道:“朕不会待在京师,朕会在一两日内再次离京,而且在解围之前不会再返回。” 李邦华顿时煞白,手不由得抖动了起来。 周围一片惊呼,“陛下,您是要放弃京师吗?” 朱由哲摇头,指向赶过来的傅山,“青竹,朕回答,你记。” 傅山点了点头,在旁边店铺寻来纸笔,铺在桌子上。 骗的了一时,但骗不了永久。 面对这些惊惶失措的百姓,朱由哲选择具实以告。毕竟京师被围,军心、民心不固是绝对守不长久的。 本以为带回那些人头,以一场大胜来振奋士气便足够了。但目前看来,城中军民更需要知道的是真相,以及他们将来可能面对的局面。 朱由哲下马,站立在高处,“你们问,朕是要放弃京师吗?朕回答,不是。京师目前战兵近十万,辅兵、乡勇无数。自守有余,但仅靠他们,不足以破敌。若想破敌,就需要各路勤王人马。而各路人马需要统一指挥,朕出京便是协调他们解京师之围的。” 青年士子心中不服,再次问道:“难道城中将士就不需要陛下统一指挥吗?” 朱由哲道:“你们扪心自问,是守城容易,还是在外面破敌容易?朕在数月之前已令人囤积粮草,制造兵械,招募士卒。而现在又令诸位将军各司其职,分守各门。东虏之前数次入关,多次逼近京师,最后不是都撤了吗?这次和以前又有什么不同?” 人群里有一老者站出来道:“陛下,以前只有鞑子,现在还有闯贼呢!那个报纸上不是说,鞑子不是和闯贼有合作吗?他们如果一起攻打京师怎么办?” 朱由哲笑了笑道:“看来这位老伯是经常看朝廷发行的报纸的,你们其他人也应该多看看,这样才能明晰情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听到崇祯皇帝出言夸赞,老者面色兴奋。 朱由哲继续道:“东虏和闯贼是有合作,东虏曾派了使者去李自成那里。但问题是,他们相信彼此吗?有的合作,两者力量相加,会变的更强。有的合作,彼此戒备,会让他们比单独时更弱。而东虏和闯贼的合作就属于后者。” 有了前面的人打样,其他人也大胆起来,纷纷问出问题。而各处百姓听闻崇祯皇帝在朝阳门,也匆忙赶来。 人越聚越多,街道、墙头、甚至房顶都站满了人。 “陛下,你出京多长时间能解京师之围啊!会不会很快?” 朱由哲摇了摇头道:“不,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人群中一片骚动,“四个月,那么久啊!” 朱由哲摆手止住众人的议论声,继续大声道:“诸位,你们要知道,京师城外有十数万闯贼,以后可能会更多,东虏二十余万大军也已经入关。朝廷从各处调兵需要时间,最重要的,同时面对他们两个,朝廷没有必胜之把握。” “那勤王的人马能击退他们,解京师之围吗?” 朱由哲点了点头,十分肯定的说道:“一定能,但需要时间。朝廷人马现在无法战胜他们,那就等。闯贼和东虏的目的都是京师,但京师只有一个。两个饿虎有同样的目标,你们说接下来会怎么样?” 有人大声道:“那必然是斗起来。” 朱由哲指了指那人,笑道:“对,就是这样。我们守住京师,他们两方必然在城外先斗起来。到时候,他们实力受损,大明的机会就来了。平辽候的数万大军目前就在山海关,朱大典在山东也有近十万人马,各路勤王也会源源不断。你们说,为何不能击破他们?” 这时,一个身材健硕的男子站出来大声叫道:“皇上,我有话说。” 朱由哲看向他,“好,上前说。” 那男子也不畏惧,直接说道:“皇上,我是一个瓦工,专门替富家修缮房屋的。一旦京师被围,肯定就没人修屋子了,没人修屋子,那我就断了生计。围城四个月,我一家五口人吃什么,喝什么,难道活活饿死?” 周围人纷纷点头。 京内富人甚多,但也不少他这样的普通人,一家生计扛在身上。 朱由哲道:“你平日里没有存钱吗?” 那人道:“有,不多。四两银子一石的粮食,虽然比着以前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