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挑拨离间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进入房内,洪承畴看到多尔衮用手支着额头,闷坐在那里。 旁边的多铎悠闲自在的喝着马奶酒,脸上表情轻松惬意。 看到两人进来,多尔衮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指了指放在桌上的信,“信在那里,你们自己看。” 洪承畴和宁完我凑上去,拿起信看了看。 看完,洪承畴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这崇祯皇帝玩的太绝了。 正如洪凯所言,一封信是加封范文程为归义伯的诏书,另一封则是表彰范文程各种功绩的。 如,引清军入关,替大明牵制闯军。 送罗绣锦去京师,让崇祯皇帝斩了他,用以激起士气,稳固民心。 暗中给大明送去各种情报,得以让明军随时知道清军的动向,并因此设伏,大败清军。 最绝的是,明军这次大败清军,俘虏了数百人。 面对这数百俘虏,崇祯皇帝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建州女真以及与之关系紧密的蒙古科尔沁部的人毫不留情,直接斩杀。 对与努尔哈赤旧日有仇的叶赫女真部则极其优待,去留随意,甚至可以直接编入明军。 其他如哈达女真、海西女真,还有蒙古其他各部,没有如叶赫女真那般优待,但都没有直接杀了。 也就是说,崇祯皇帝把建州女真和满清统治下的其他族人分离了开来,尽显挑拨离间之能。 更绝的是,崇祯皇帝在信中说,这一切都出自范文程的谋划。 洪承畴顿时有点理解多铎为何那么生气了?这时,他突然看到桌面上还摆了一张纸,“摄政王,这是?” 多尔衮长吐了一口气,无限恼怒的说道:“那些俘虏带回来的,说是一个女真人写的。” 洪承畴愣了一下,拿起来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个大字。 告辽东各部女真同胞书: 自努尔哈赤之前,大明与女真各部虽有摩擦,但无大战。 女真各部各有辖区,自行管理各族事务。每次前往京师朝贡,大明都会发下大批赏钱。 汉人进入东北,耕田劳作,使女真人生活变的更好,同时可以在马市上得到各种紧缺物资。 汉人、女真人,蒙古人和其他各族百姓都能和平共处。 但如此平静生活却被努尔哈赤这个土匪屠夫所打破,其丧心病狂,大量屠杀辽东汉人,对治下百姓采取极限统治。 在其统治之下,所有人都不得不挖煤挖矿,漫山遍野寻找山参,以此换取银钱,供其享受。 辽东上好的良田不得种粮,只能种豆,只为供养大量马匹,以满足其入关抢劫的欲望。 诸位同胞细思,从努尔哈赤兴起之后,有多少女真好汉死于与大明的不断战争之中。 是,我们能战,敢拼,屡战屡胜。但大明太大,人口太多,我们全族不过百万人口,如何能够取胜? 即使能取胜,这中间又要死多少人? 侥幸活到最后,就能享福吗?不,享福的永远是他们爱新觉罗家,是那些王爷贝勒。 而我们只是他们手中的刀,那种随时可以丢弃的刀。他们会踩着我们的尸体饮酒作乐,享尽荣华富贵。 醒醒吧!诸位女真同胞。 看看这次,刚入大明便遭遇惨败,一万人全军覆没。这里面可有你们的亲人,朋友? 看看他们,再想想你们自己将来是否会像他们一样惨死,遗体连家乡都回不了。 我见到了大明皇帝,他说话温和,心怀菩萨心肠。 他说杀人不是他的心愿。但是他不杀,那些无辜的汉人就会被杀。他身为皇帝,得保护他们。他还说我们也是他的子民,除了建州女真外,他不杀投降之人。但罪大恶极,屠杀无辜汉人者,他绝不留情。 他还告诉了我一句话,“杀人者,人恒杀之。”意思就是杀人的人,迟早也会被人所杀。 我奉劝诸位同胞,能少杀人,就少杀人;能不杀人,就不杀人。否则等将来落到明军手里,求饶的机会都没有。 我明白,此刻大清刚入关,他们都觉得大明不堪一击,随你们揉捏,你们可以尽情抢劫,尽情享受。你们暂时肯定不会听我的,那就等等看,看大明是否那么容易被击败? 但我确定,你们终有一天会明白,我们唯一的敌人只有建州女真,只有他们爱新觉罗一家。 不信,我们走着瞧。 宁完我看完眉头紧蹙,“摄政王,这文,一看就是一个汉人秀才写的,虽然特意用了普通人的腔调。” 多尔衮摇头道:“这不重要。崇祯小儿明显是在乱我军心,关键是如何解决这件事?” 宁完我道:“封锁消息,禁止将士传播。” 多尔衮摇头道:“崇祯小儿放回了二百多人,而且当众给他们念了这封信。如何封锁?而且因为他,这件事已经传开了。” 多尔衮瞥向多铎,满脸怒气。 多铎哈哈一笑,“十四哥,多大点事,看把你愁的。” 多尔衮怒气更盛,“多大点事?好啊!事不大,你帮我解决呀!” 多铎缓缓站起来,走到洪承畴身边,从他手里拿过那张纸,又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这还不简单啊!杀了。把回来的二百多人都杀光,然后就没人敢传了。反正都是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