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 7 章 (第1/3页)

《哀家的三观哪里去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镜熙道:“大理寺左少卿专司断案。你们寻一个扯上人命的官司,从京兆府也好,从下属衙门也好,切记需得是扯上人命的,或是长时间无法破案,或是定案却是冤案。让苦主告到大理寺前,看有没有人接手。若有人接了,左少卿八成无事。只那苦主的官司可能得等些时日,待到寂王安排的事务了结,方能开始审断。”

梁氏听得猛然站起,有些激动又有些不确定,“这法子当真可行?”

“应当可以。”镜熙道,“寂王虽把人扣下,却绝对不会不管百姓。”不然当初她也不会信任寂王让他来教习皇儿了,“他的人见是百姓有冤屈告到大理寺,若左少卿在,一定会接手。若左少卿不在,也会派了守卫的告知百姓一声,待到新任的左少卿接任再来诉冤。”

寂王一向讲究各司其职不准官员越权插手。

既是左少卿要办的差事,就断不会让右少卿去管。

至于大理寺卿,已经没了,不提也罢。

梁氏片刻也待不下去,“我立刻回娘家一趟,告诉他们,让他们去安排。”匆匆跑出去几步,又折回来,福了福身,“多谢堂小姐。”

她行礼的动作太过迅速,镜熙压根没来得及避礼。看她面容急切还不忘道谢,不由莞尔,“都是自家人,不必客气。你先去看看梁大人安危吧。”

梁氏哎了一声提着裙摆小跑而去。

待她走远后,崔宁钧轻声问:“你怎会知道这些?”

那第二个主意十分可行,是他想破了头都想不到的。

闺阁女儿家怎会有如此决断。

镜熙在对梁氏开口前已经想好了对策,“我在家中的时候,时常看些父亲留下的书籍。偶尔有不懂的,也会问问祖母和伯母,多少知道点。”

左右这位堂小姐本人是在祖宅中长大,和世子夫人都多年未见了不知细节情由。对外人更是编些小谎也无伤大雅。

崔宁钧果然信了,含笑颔首。

崔玉霏的行动确实很快,到了晌午的时候已经让人把屋子清理干净,还略摆设了些物品。急匆匆用过午膳,下午又忙了两个时辰,基本安排妥当。

她终究记起来要随了主人的喜欢,时常跑出来问镜熙意见,叽叽喳喳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哪幅画挂在明间合适,哪个瓷瓶该摆放在卧房,还询问是否合适。

镜熙原本的凤梧宫后来的陈设都是寂王一手操办的,自己没出什么主意。

更何况在宫里事事都有人帮她办妥,她也懒得去理会这些琐事。如今有人帮她安排了,她其实觉得很不错,十分省事,乐得清闲。

遂笑着赞赏。

崔玉霏十分开心,越发兴致勃勃。终在暮色四合前办妥这一切。

离开顺意斋前,崔宁钧侧头对女孩儿低语,“你也真惯着她。便是在家里,我兄长也不敢把这么多东西交给她来置办。你倒是信得过她那些花里胡哨的主意。”

镜熙觉得女孩子家年纪轻轻就该这般有朝气,看着崔玉霏这般开心,她也跟着高兴。

不似她,早已过了有朝气的心境。

于是笑道:“崔家的孩子,教养出来总不会有错的。我为何不信她。”

崔宁钧脱口而出,“那你也信我了?”

他也是崔家的儿郎。

镜熙朝他展颜,“小舅舅我自然也信得过。”

崔宁钧喉头微动,忽而垂了眼帘,淡淡应一声。

顺意斋的正屋是三阔五间房。当中明间做小厅,挂山水鱼鸟画。左次间是书房稍间为卧室。右次间可待客用,当中是八仙桌,窗边置山形围子罗汉床,床上有炕桌。再稍间则是柜子和许多放置衣物的箱子。

当初崔玉霏这样提议的时候,镜熙觉得此般安排不错。民间毕竟不似皇宫房间多,几间房子能这般安置已经妥当。

而她前世儿时少时都在南方,之后直接入宫,也不知北方民居是怎样的。

有崔玉霏的帮忙着实省事不少。

镜熙让人打开了从南方带过来的箱笼,从里面择了小巧精致的雀上枝头粤绣砚屏,让竹苓送去安平院给崔玉霏。

待到连翘带着两个小丫鬟把床榻的被褥铺齐整,竹苓回来了,“表小姐高兴得很,觉得那刺绣鲜亮漂亮,和京中见到的样式和走线都很不同,说谢谢小姐。”

“她喜欢就好。”镜熙莞尔,她就知道小姑娘喜欢这种精致的东西。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