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告状 (第1/2页)

冬日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高高悬挂在天上的云层也是这样灰蒙蒙的。

虽然还没有天亮,但是有白雪的映射,再黑暗的夜色也能让人看得清前路。

圈养着的公鸡还没有打鸣,街上邦邦响的,那是打更人的路过的声音。

早就准备好的马车铺上了厚厚的白虎皮,光泽鲜亮的像是刚刚被人剥下来的皮毛。

看着油光水滑的皮毛,一定不是在白虎死了之后才扒下来的。

毕竟,只有活着的白虎,扒下来的皮毛才能有这样的光泽、这般的顺滑。

顾相踩着下人宽厚的背脊,蹭了蹭并不脏的长靴,掀开厚厚的挡风布帘,坐了进去。

马车里低调奢华,虽然没有多少金碧辉煌的装饰,但是这内部用得是金丝楠木,马车里的小桌子也是同样材质的金丝楠木。

桌上是一顶漂亮的鎏金铜制镶玉薰炉,透过网状的通气孔,袅袅白烟升起。

一股好闻的清香味飘荡在马车内部,连带着顾相的朝服也沾染上这股香气。

顾相手中把玩着小桌上的茶杯,青白色的茶杯有些透明,透过窗外不时漏进来的光亮,可以看出来这个小小的茶杯是双层的。

按照现在的工艺,这套茶具应该是江南的官窑烧制的。

他眉头紧皱,总觉得有些事在不知不觉中,已然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心情就像天边灰蒙蒙的云一样,压抑又灰暗。

他在心中复盘最近发生的事情,一点点的梳理着自己认为不对劲的地方。

马车很快就到了皇宫,下了马车,顾相突然惊觉,身边熟悉的老面孔中,夹杂着不少生面孔!

仔细一想,好像自己最近见到的老熟人越来越少,反倒是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廷新贵见得多。

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在一点点的被蚕食掉的?

他觉得背脊发寒,许多年来都没有感受到的这股刺骨的寒意,再一次上涌。

冷得他直打颤,好像一个冬日里掉进了冰冷湖水的溺水人,拼了命的呼吸着刺骨的寒意。

来到正明宫,宴箫一早就等在了那儿,他神色淡淡,看不出悲喜。

顾相心中虽有疑虑,但是内心还是被这种熟悉的日常给压了下去。

早起的人,已经开始了自己忙碌的一天。

今日是初一祭祖、朝拜的日子,等所有大臣都进了皇宫之后,各个出入口便不能再随意进出。

从京城各个角落里断断续续的涌现了许多人,有的人是出来赶个大早,争着去寺庙里插上新年的头柱香。

有的是为了生活的小摊贩,早早就支起了摊子,或是卖东西、或是做早点、或是做一碗热茶。

穿过繁忙却热闹的街道,刘三郎带着林轻音先一步去探路。

两人手牵着手来到了离皇城不远的酒楼上,确定了宫门已经没有了任何人的进出,刘三郎向着天空拉响了信号。

一时间,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放下手上的东西,统一朝着皇宫走去。

皇宫一共有四个门,每一个门都有它们自己的作用。

只是今天,不管它派上什么用场,都统统被人堵得水泄不通。

守着宫门的侍卫们,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尽职尽责地守着城门。

起先有几个人向着宫门走了过来,他们那时候还没有当回事儿,只是慢慢的,靠拢过来的人愈来愈多,密密麻麻的像是训练有素一般,齐聚在宫门外。

四个宫门,都被四批人给围堵住了。

他们没有闹事,也没有和守门的侍卫们发生什么冲突,只是一个接一个的跪在地上,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血书,高喊冤枉。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云霄,惊动的周围的麻雀展翅高飞,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草民有冤情上述,望陛下明断,还我白氏一族清誉!”

白家大郎跪在最前面,往日的胡人衣裳早就换成了大宴的衣裳。

一袭深蓝色素面锦缎袄子,衬得他剃干净了的脸颊有了几分中年男人的沉稳。

守门的侍卫还从未见过此等做派,一时间不知道该拿他们怎么办?

有经验的人,已经上前去询问情况了。

“此处乃是皇城,不是尔等胡作非为之地!若不想吃苦头,还是尽早离去!”

听了他这话,白家大郎高举早就写好了的陈情书,高声说道,他们都是来告御状的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