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小荷,把这张拿过去烧了 (第1/1页)

在大唐,有人笔底生花,才藻艳逸,出口成章。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徵,一句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惊艳众人。 又有诗人虞世南,深的李世民信任,敢直言敢谏,被李世民称之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博古通今,惊才绝艳。 还有杨师道、李百药、王绩等人大名鼎鼎,既是太子舍人,又是东宫学士。 人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原因乃是文人墨客们经常聚在一起,通过比试琴棋书画文等方式“以文会友”,把作品以供众人评判。 虽然大致能评判出部分作品的优劣,但涉及到到一二名评判的时候,往往是“各花入各眼”,每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也就不同。所以,便出现了“文无第一”的说法。 然而此时听到了这首诗,在场的所有人眼中都不由自主的冒出了骇人神色。 如此文章……究竟是谁作的? 宛如天上文字一般,真真正正的妙笔生花,如椽巨笔,短短几十字,就已经把那仙人盛况描写的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着实是字字惊人。 众人全部都已经屏住了呼吸,不敢吭声,死死的盯着宅子,精心聆听。 声音还是隐隐约约,幸运的是这边顺风,所以听的清楚。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轰隆! 就仿佛真正的炸开花了一般,李世民几个人满眼骇人,带着难以置信。 他们大口大口的喘息着,回味着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最后一句,竟然把人从仙境中抽了出来,让人回归现实,回首听下来,整首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 还朗朗上口,让人读起来觉得气象万千。 这等诗篇,不要说冠盖大唐,即便是放在前朝,前前朝,前前前朝,都恐怕是让人无比震惊的佳作。 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 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 似乎想要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等消极意味,但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让人只觉得超凡脱俗。 魏征怔怔的说道:“穷……穷极笔力,优入圣域也。此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飘欲仙。究竟是何人,竟然能做出如此佳作?” 李世民回头看了他一眼,只觉得心中震撼之极。 萧瑀也满脸震撼的开口:“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柑生,丝毫不乱;若中间梦境迷离,不过词意伟怪耳。实在是纵横变化,离奇光怪,以奇笔写梦境,吐句皆仙!此人……妙笔生花!” 高阳愕然看着萧瑀和魏征,心中惊涛骇浪,娇躯颤抖不已,不由用力的攥了攥拳头。 指甲都已经深深的扎入了手心中。 “哈哈,娘子,你觉得此篇如何?”又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让李世民等人全身一震。 “这……这……” 似乎是晋阳的声音,也带着震惊,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夫,夫君,还有吗?” 那人似乎愣了一下,说道:“还有?你还想要写?” “晋阳……” 小姑娘的声音清脆,隐隐约约:“看不懂这诗文!” 那人似乎乐了,顿了下,便笑了起来:“娘子你看不懂!那我此篇岂不是白写了?” “没,没白写!”小姑娘急忙说道:“夫君,还能写其他的吗?” 那人顿了顿,便开口笑道:“有!不过算了,此篇太过深奥,确实不太适合。小荷,把这张拿过去烧了,留着无用!咱们还是来写其他的!” 外面众人一愣,瞬间都魂飞魄散,差点就要朝着里面冲了进去。 幸好晋阳的声音冒出来说道:“怎么可如此?不可!夫君,这个不能烧!晋阳以后还要留着看呢!” 那人便开口笑道:“娘子,此篇恍恍惚惚,奇奇幻幻,行文过于诡谲。你留着它作甚?还是烧了比较省事!” “不!不是!夫君,此篇不能烧!” 小姑娘不依不挠。 众人听她这么说,才松了一口气。 只听到那人停了一下,便继续笑道:“好吧!不烧也可以。小荷你丢在纸篓中吧!咱们来写其他吧!娘子你看,其实诗词文章大多如此,亦虚亦实、亦幻亦真,夸夸其谈!看似文采富丽,实则内心空洞,就宛如夫君我一般!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会作诗,并不见得会治国!” 外面众人再次全身一震。 “才,才不是如此!”小姑娘傲娇道。 那人便又笑了:“不是如此?那夫君说错了?娘子你看,咱们再赋诗一首,让娘子你看清楚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