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仁桓中兴,汉皇啃老 (第2/4页)

和安息帝国,将大汉的征伐一路打到中亚,还使得万国来朝,连罗马帝国都派使者前来觐见。

在刘谌时期,由于要经略西域和出兵贵霜安息,所以他把帝国迁至长安。保留洛阳为中都,也就是在他这个时期,洛阳、长安、广州、襄阳、临淄、北平等地人口皆突破百万。

特别是长安和广州,因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旺盛,使得两地外国人极多,全球各地遣汉使者络绎不绝,大汉帝国自此一跃成为了全球性的霸主。

恰逢小冰河时期过去,全球气候开始回升,冬天不再那么酷寒,夏天不再那么炎热。又有身毒棉花传入大汉,冬天的抗寒能力大大提升。

因此刘谌在位晚期,正式开始了吞并整个东亚野心,一举将三韩半岛,东北三省,日本岛,漠南漠北,东南亚大片土地,全都被纳入了大汉领土,让整个东亚变成了一块整体。

在当时打天下还是太容易了。

因为一是那个时期并没有国家主权概念,大汉是第一个确定主权以及民族性质的国家。

二是同时期的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比较落后。

除了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贵霜帝国以外,其它各地要么没有人烟,要么全都是部落土著。

比如当时的日本,几百个小部落,每个部落可能也就几十几百人,最多也就几千几万人,号称什么国家,实际上就是一群土著猴子。

大汉的天军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声音。犹如原始人遇到了现代人,很快就将整个日本四岛全部给占据。

那个时候大汉人口已经突破上亿,生产力也大幅度提升,并且早在刘禅中后期,蒸汽机就已经搞定。

要知道沈晨可是在建安年就命令工匠对这玩意儿进行研制。

而刘禅活得够久,十八岁登基,快八十岁才死,他中后期就是公元250年左右,足足研制了四五十年,成熟的蒸汽机问世并且普及。

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带来,从沈晨在建兴初年提出准备工业革命基础,他那一代人足足做了几十年贡献,到第四代刘谌继位的时候,基本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

这还是有沈晨早早打下基础,为大汉提前做下了发展方向,否则还要不知道走多少年弯路。

但即便如此,从季汉建国再到工业革命展开,也已经走了几十年。

不过,正因为基础打得雄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之后,大汉就彻底开始腾飞。

钢铁轮船让大汉的坚船利炮走向了全世界,连罗马帝国都被数艘巡洋舰封锁了港口,向大汉俯首称臣。

一系列举动令开疆拓土的刘谌彻底赢得了“武桓帝”的美誉。

因而大汉历经刘备开国七年,刘禅治国五十七年,中间刘瓒过度两年,刘谌征战吞并东亚三十一年。

从公元220年建国的季汉,历经四代皇帝,九十七年时间,至公元317年刘谌七十四岁驾崩时,已有近两千万平方公里土地!

若是封建社会,如此大的疆域,想要统治谈何容易。即便是封建时期领土最多的元朝和清朝,也是难以控制。

但架不住工业革命来了。

原本到了百年后,刘谌长子,大汉第五代皇帝刘玺执政时期,国内就已经隐隐开始出现了土地兼并的苗子。

即便汉家祖训要抑制土地兼并,可还是难以改变现状。

然而工业革命开启,全国各地修建蒸汽火车,工厂运作,蒸汽轮船,蒸汽汽车遍地开花,城市化进程发展,让土地兼并变成了笑话。

做地主再多的土地都没用了。

因为国家开始从东南亚让土著种地运粮食回国,国内很多土地开始荒废,人口流动到城市开始打工,没人愿意去做田奴徒附,去挣那点微薄的口粮。

所以土地兼并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而百年发展之下,大汉人口从统一初年的三四千万,一路飙升至三四亿,翻了十倍不止。

就算国内没有出头之日,大汉的蒸汽轮船遍布全球,各地殖民地不计其数,想要出国也只是买张船票的事情,根本不愁有出路。

因此导致土地留不住人口,反而是国家开始取消了农业税收,甚至对农田和粮食进行补贴,对农民买种子、化肥等进行无息无责贷款,还高价回收粮食,否则都快无人种粮了。

“仁桓中兴”之后,大汉的国力就略微有些下降,国内百姓的生活水准也差了一些,完全是靠着在海外不断占据无人区,挖掘矿产资源来填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