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再度现身的精灵 (第1/2页)

好书推荐: 韭闻

因为材料结构等原因,扑翼结构是生物最常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飞行模式。

不谈什么攻角、弦线、综合气动力、迎流、可变翼展,只按照最简单、粗略的扑翼频率划分,简略地分出高频中频低频三种的话,体型较大的鸟类,还有翼龙等,翼展和翼的面积的相对比例都是最大的,但扑翼的频率是最低的,翅膀的活动模式相对简单,与空气、气流的交互变化是相对最低的。

以扑翼+滑翔的飞行模式来飞行。

而缩小一些体型,中体型的飞行生物,翼展缩小,扑翼频率下降,滑翔在飞行过程中的占比会变小。

至于小体型,小到燕子麻雀乃至于蜻蜓之类的生物,翼展和身体的比例已经是最小的了,而频率提到相对最快的程度,滑翔的占比也到达最小,与空气、气流的交互变化开始变得复杂。

当然,到达一定限度后,滑翔占比又反而上升——

因为体重已经下降到可以只凭借气流就把它们吹起来的地步。

而鳞翅猎龙,相对于其他的三只飞龙,翼展是最小的、扑翼频率也是最高的,与空气、气流的交互变化是最高的,需要多次调整。

并且

鳞翅猎龙的背部肌肉似乎达不到能够支撑这种高频扑动的强度。

他让鳞翅猎龙飞了两次之后,第三次,它就飞不起来了。

一看血量,竟然掉了两点血。

“?”

因为太重了?

地行看了一眼标签,不由得瞪了瞪眼睛。

飞起来那么伤,难不成得给鳞翅猎龙加个恢复性的标签吗?

体重对于飞行能力的影响,对于扑动频率的影响,影响是最大的。

更准确地说,对“材料”的影响是最大的。

速度越高、扑动频率越高,需求的材料强度越大。

像普通的固定翼飞机,如果变成同体型的扑翼机,对材料强度的需求会增大许多。

过重的、大型生物,尽量就不考虑高频率扑翼了。

蜻蜓的飞行模式,的确不大行——

要考虑,只能考虑蝴蝶之类的大翅膀了。

或者

可变形的翅膀?

这个世界不是有精灵吗?奇幻世界里,精灵不是经常有“德鲁伊”这种奇幻职业吗?

之前他狩猎到的那只怪鹿,好像就有变形相关的标签?

如果真的能够拿到变形的奇幻手段,自己也不一定非得在常规状态下就具备飞行能力,不需要把飞行能力综合到自己的身上,兼顾各种特征。

只需要弄出一个【通用】体态,这种通用体态可以通过变形转化为适合各种环境的形态?

不过,这只是备用方案就是了。

综合体态还是第一选择。

思考了片刻,他走向了据点内部,准备给自己升级所有的标签。

与此同时,他准备给反鸦、奇翼飞龙、鳞翅猎龙演化【龙血】标签,增强对它们的控制和命令。

并且,开始制造一个新的核心,准备尝试一下让它们作为侦查眼去侦查沼泽附近的环境。

三天后。

沼泽的天空之上,死亡属性的蚀骨雾气已经消逝,一只生着鸟喙和羽毛的漆黑生物扇动着翅膀,双爪抓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红壳怪蛋,飞上了天空,在离地一百米左右的高度飞行着。

“没法动用视觉,果然,应该把侦查用核心也升到lv2?起码两百米的感知半径才能够保证侦查飞龙的安全?”

“不,之前见到的那些精灵,弓箭的射程应该不止两百米其实也不够安全。”

地穴区域,一只有着四米多,接近五米体型的血红色怪物,正趴在地面上。

一条粗壮有力的长尾,从它身后伸出,正微微晃动着,抓着一颗边角尖锐的石头,在地面上刻画着沼泽区域的大致地形和标志性事物。

而他的爪子,就揣在胸腹的位置,垫着身体。

说真的,他觉得尾巴比起爪子要好用。

不过,这个时候,一道黑影踩在了地面上他刚刻画出的地图上。

瞬膜左右开合,地行放下了“笔石”,尾巴的末端,那宛如脚爪般的奇异肢节开合,将在他前方不远处,正在清理据点地面上的碎石的西风渊龙抓起,放到了另一侧靠近岩土墙体的位置。

西风渊龙被抓起放下,却并没有什么慌张的异动,左右看了看,一对坚硬有力的钳子刺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