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他挣扎着爬起来,再次把镜头对准了窗外,不用调焦,不用测光,他几乎是像一个盲人一样寻找着那个方向,拍摄自己想要的那些画面。

士兵们将一具具尸体在湖边堆积起来,然后往尸体上洒上汽油。他们依旧说笑着漫不经心地做着这一切,似乎就像一个锅炉工在往火炉里加煤那么自然。

之后,他开始写自己刚才所见的一切,他突然觉得他找不到准确的言辞来形容自己的愤怒和悲伤。他想哭,想喊,想给人们看他刚才拍下的那些场景,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一切和他们之前听到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那些日本人的话是谎言和欺骗,是一个强盗的虚构。强盗把自己虚构成一个济世扶贫的侠客,这个世界真是全乱套了。

他不知道天是什么时候黑下来的,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整天滴水未进、粒米未沾,怎么就能支撑下来。

这是自己一生里最黑暗的日子。

看着天黑下来,他想他可以再拍一些照片,离那个场景更近一些,更平视一些,他觉得,刚才那些拍摄是用上帝的视角在拍,现在,他要用一个人的视角来拍。

离开办公室,转了几个圈,来到公园的墙外,透过篱笆墙,他看见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火,一天之中不知道进行了多少场这样的杀戮,公园里有许多堆这样的灰烬,又有成千的人在今天消失。依此算来,一个城市里远远不止一个这样的杀戮场,那么,今天到底杀死了多少无辜的百姓,大概只有上帝知道。

霍格不可能知道之后公布的数字,是一个惨绝人寰的全城清洗,不光是屠杀,还有其他的罪行:奸淫、抢劫、纵火……几乎一切世界上恐怖的罪行都能在这里找到证据。

他离开公园,四下里张望着,看看手表,已经晚上六点多了。他记起和巴尔斯的约定,他得在九点之前到达那个指定地点,要不然他就将在这个人间地狱里继续接受煎熬。

现在他只想逃离这里,把真相告诉世界,然后结束自己的记者生涯。他想不到自己最后的记者生涯会以这样一个事件来结束。

他在寻找那个地方,好像周围是火车站。不远处依旧还有机关枪的扫射声,像是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 各种各样的刑场遍布这个城市。他想不通,日本人为什么要对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下毒手,他们看起来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了,他们是要一座空城吗?他们是对人类本身有仇恨吗?那么他们根本就不是人类了。人类之间凭什么会有这样的仇恨和愤怒?

他寻不出答案,他觉得日本人和中国人都一样找不出答案。它像是人类的一种迷幻状态,被一种什么样的毒品刺激得失去了理智,只留下一堆幻梦一般的恐惧。

他回想着刚才那群看起来轻松自如的日本士兵,突然发现,他们自己其实也正在一种恐怖之中,只是用一种夸张的放松来掩饰自己的恐惧。他们在恐惧什么?自己的内心,还是这些冤死的灵魂?

城市被一片片火光映衬着,泛出悲愤黯然的红晕。他沉浸在自己的问题里,转过一个街角,一下子愣住了。他停下脚步,一队日本巡逻兵正站在自己面前,他们举起带着刺刀的长枪对着他,他慢慢地举起了双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逃亡者(图)(1)

他的生命总是在将要走到尽头时快速地一转弯,但他没想到,现在的这个弯会转得这么大,让他猝不及防。

霍格被几个日本兵押到了日军的指挥部,那个日本军官看起来还挺斯文,一副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他对这个手持红十字会通行证的外国人显得不那么粗野,用英文问他关于红十字会的一些问题。

刚开始霍格还有点紧张,但是很快他就镇定下来,认真地回答着他提出来的那些问题。

进了指挥部,军官让助手开始搜查他的包,好像觉得像他这样的人,犯不着亲自动手,有损风度。军官把他的照相机递给助手,命令他将相机里的照片冲洗出来。军官让人泡了两杯茶上来,然后和霍格用英文聊起来,霍格告诉他自己刚刚去过日本。

军官感兴趣地问:“你都走过些什么地方?”

霍格便兴致勃勃地说起来:“大阪、名古屋、京都,自然还少不了东京。”

军官问:“你觉得东京和南京比起来如何?”

霍格不知道用什么词汇合适,他知道自己现在的性命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是一个负有使命的人,应该尽快脱身:“我无法作这种比较,因为我刚到南京,实在还没看出它有什么迷人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