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

说实话。有时候在刘长根看来,敌人多并不定的就意味着他们能取得胜利。让人烦恼的是他们弹尽粮绝才更更可怕,因为纵使敌人不堪一击,可他们总不可拿肉体去拼敌人的子弹。

谁都知道,没有子弹要想消失敌人那简直比登天还要难,董建国地计划非常冒险,但没有人能想出更好的方法来应对现在地困境。

由于他们的人少,要想阵地不被敌人的攻破。那么就必须收缩防御阵地,现在他们占领着高地的最高处,后面就是悬崖,唯一可供敌人进攻的前沿就是一块约百米大小的斜坡。

将敌人放上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而董建国和刘越埋伏在敌人冲锋上来的位置,一旦敌人被消灭,他们就抢过敌人枪弹进行反冲击。拼着老命将敌人赶下去,再搜集敌人地弹药进行坚决的阻击,正是他们的计划。

但是,这个计划的前提是他们守在阵地最上方的三人要打得得狠,打得坚决,打得敌人失去进攻的勇气。那么敌人才会被吓破胆,从而让下面的刘越和董建国找到抢敌人枪支,向敌人发动进攻的可能,否则到时不但他们阵地不保,更有可能地是下面的董建国和刘越反而会白白的牺牲。

刘长根多么希望能和董建国、刘越进行互换啊,因为处在敌群之中,危险程度可想而知,现在虽然说他们已经找到有利地形隐藏了起来,可是一旦战斗打响,为了支援他们三个。他们必须得站出来。那时他们四周都是敌人,虽然抢到了枪。可是也不一定能对付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敌人啊,这样的战斗其实根本就是凶多吉少,战斗结束后他们能安然回来的希望简直等于零。

但是,刘长根知道自己不能和董建国、刘越进行互换,因为他边上还有两个年轻地战士王大宝和向红旗,他们还很年轻很冲动,也容易沉不住气,他必须带领着他们向敌人发动攻击。

同时,还一个让刘长根无法拒绝的理由就是,他刘长根是一个出色的机枪手,一柄机枪在手他已经玩了近四年了,从抗日战争一直打到现在的朝鲜战争,他的机枪射击能力在整个565团都是有名的,也只有他才有可能用一柄机枪打死更多的敌人,从而让下面的董建国和刘越多一些生存的机会。

手里的轻机枪是捷克式地ZB26式7。92mm轻机枪,口径为7.92毫米,830米/秒,有效射程可达900米,理论射速450~500发/每分钟,用弹匣供弹,每个弹匣内有子弹20发,全枪不带弹匣仅重9。66公斤,从抗日战争打到朝鲜战争,这种型号地轻机枪跟中国解放军的感情及其深厚。

志愿军地老兵们都说老兵怕机枪,这经验都是从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里得来的,而主要的对相却正是这挺ZB…26轻机枪,因为ZB26式7。92mm轻机枪与大多数的机枪相比,他有非常优异的特点,精准的二三长短点射是任何机枪无法比拟。

已经使用了这种机枪达四年的刘长根来说,只要被他的ZB26式7。92mm轻机枪瞄准射击,任何敌人都无法躲闪,用他的话说别人用步枪打冷枪百发百中,他用轻机枪有时也能达到这种效果。

更让志愿军喜欢这挺机枪的原因是,ZB…26轻机枪可以随着步兵迅速前进,不断提供及时火力支援,因为它的重量远比其他的机枪要轻,ZB26式7。92mm轻机枪还可以由射手平端着一边冲锋一边射击,加上ZB…26轻机枪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弹药方面也不成问题。对于中国军队来说,ZB…26轻机枪是进攻和防守难得的利器,简直是完美的武器。

刘长根现在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下面慢慢爬上来的敌人,看得出南朝鲜敌人有些害怕,也有些迟疑不定,因为遍地的敌人尸体,还有满地的弹坑让他们感觉到无比的恐惧。

更让他们恐惧的是他们发现按理来说已经到了志愿军的射程以内,可是还不见一个志愿军出来向他们发动进攻,要是在以前的战争中,南朝鲜士兵可能想也不想就冲上来了,可是对于这些打不死的志愿军来说,南朝鲜士兵更加愿意相信前面有着志愿军布下的陷阱,可能正等着他们去送死。

机枪子弹正蓄势待发,刘长根期待着手中机枪的弹头钻入敌人的身体,他期待着敌人在他的机枪面前死伤一片狼籍。

那是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他觉得只有如此才能发泄出他心中的仇恨。

但他绝不是一个残忍好杀的人,可是如果没有别的法子让这些害人精放下手中屠刀,他宁愿以杀止杀。

只要有这样才能保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