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李小布成了打坦克的英雄,也首创了一个志愿军战士单兵缴获敌人一辆完好坦克的奇迹。

其实也不是说敌人的坦克不够厉害,这事可以用后来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军参谋总长马歇尔上将的一句话来作佑证,马歇尔上将叹惜美军与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交锋,他说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及其盟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美军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话无疑是很有道理的,战场环境的影响无比巨大,朝鲜的山地地理条件直接制约了美军进行高速机械化作战的优势,和志愿军这样一支有着多年山地作战经验的对手作战,更是无意于雪上加霜,很多时候他们的装备优势并不能在战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正是因为地形的影响,美军坦克不能进行集团式的冲锋,也很难进行快速机动的机械化突袭,所以才给了志愿军战士将美军坦克进行各个击破的条件,志愿军甚至在战斗中发明了徒步追上坦克用炸药包炸号称‘陆战之王’坦克的先例,所以也就有了李小布冲上敌人的坦克吼出了‘缴枪不杀’的可能。

不过,取得这样的战斗成绩代价也是巨大的,等这次敌人的攻击被流星战士们打退之后,敌人损失惨重,留下了百余具尸体不说,流星战士们的伤亡也出奇地大。

李小布才刚将敌人押下了坦克,他几乎是跳下坦克之后就活活地被痛晕了过去。在经过热血沸腾的战斗之后,当他身上那可怕的烫伤终于发作,这种疼痛几乎是致命的,如果不得到后方医院的有效救援,他这个打坦克的坦英雄能不能支持到领功受奖的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大问题。

整个流星特种小队四十六人参加阵地阻击战,在经过汪洋初步地统计之后,不到三天的战斗中。伤亡近半地流星特种小队牺牲了十二名战士,七名战士重伤。轻伤也有十余名,可以战斗的人数急速下滑到不到三十人,但让人头痛的是战斗仍然还要继续。

匆促地打扫了战场,并且将敌人的俘虏押下去之后,才刚刚分组重新恢复了阵地,敌人不甘心失败,他们气势汹汹地再次卷土重来。

顽固的敌人为了抢回在我阵地内被俘虏的坦克和美军。在其他坦克火力的掩护下又出动了6辆坦克,现次聚集了近两个连地兵力,似乎连炮火的支援也来等不及,他们迅速就向流星战士们的阵地冲来,这一次敌人的重点攻击区域依然是李小布第二小组守护的左侧阵地。

“火箭筒攻击小组跟我上前沿突袭敌人!郭向东指挥第二小组进行防御,带两个战士跟我去打敌人的伏击!”

但这一次左侧阵地在汪洋他们进行了驰援之后,刚才被流星战士们打得有些焦头烂额的敌人攻击并不是很特别坚决,汪洋看到了敌人的色厉内荏。他决心趁敌人精神不集中之时,再给敌人迎头来一击狠地。

“格老子的,老子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向李班长学习,是汉子的就跟我上!”

来自四川的郭向东打出了火性,此时他不像一个文化教员。反而像一个旧社会的军阀,但是他直白的语气在战士们中反而最受欢迎,每次战斗之中他又总是冲锋在最前,第二小组地战士们倒是都挺服气他,他一声吼,立即有两个战士立即跟了上来。

“火箭筒攻击小组瞄准敌坦克,干翻他一辆,其他的同志等火箭筒攻击小组射击完毕后随我给他们进行火力掩护,给我将洋鬼子狠狠地揍回去!”

左侧阵地上有一块突出的前沿,那里有流星战士们早就挖好的坑道。顺着坑道整个攻击区域突出正面防守前沿约三十余米。站在这块高地上,敌人的坦克几乎连车上的标注的番号都能看清。汪洋命令了一声,大家就都将希望放在了火箭筒攻击小组的身上。

打了一天的火箭筒了,火箭筒攻击小组的流星战士没有让战友们失望,利用工事掩护,火箭弹抓住这一时机,像一条火龙一般迎着敌坦克就冲了过去,首先就在突出地阵地前沿给了敌人迎头痛击,美军突前地一辆M24霞飞坦克跑得最快,可是也被火箭弹轰得满身焦黑,发出了两声卡卡的怪叫,就再敢不能动弹分毫了。

敌人霍然惊觉,立即对着汪洋他们地突前小高地进行急射,但汪洋他们动作更快,郭向东怪叫两声拿着轻机枪就是一阵猛扫,汪洋带着另两个战士投出二个手榴弹就向后撤出数步,敌人摸不清汪洋他们的虚实,不得不缩到阵地下方,等着敌坦克反应过来,向汪洋他们方才攻击区域轰上两炮时,汪洋他们早已撤出了阵地。

可是,等着敌人再次向前时,他们就又神出鬼没地钻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