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有些真相只能烂在肚子里 (第1/1页)

中元节,民间又称七月半,这日,老百姓们通常会祭祖,放河灯,祀亡魂。 谢家很早起来准备了今日祭拜的东西,一行人先在家中对着早早去世的谢家爷爷的牌位拜了拜。 再去镇外安葬原身父亲的地方进行祭拜。 张氏和谢婆子带着三个孩子看着眼前孤零零的坟堆,一时间无限凄凉。 红豆带着小雅和弟弟跪在坟前,心里暗暗承诺:我既占了您女儿的身子,就会替她好好照顾奶奶,娘还有弟弟,您在下面安息吧。 红豆默念完,将手上燃起的三炷香立在了碑前,再倒了两杯酒水,待纸钱烧的差不多了,便准备起身回程。 “奶奶,咱们要不要去爷爷埋身的地方看看?”家中只有爷爷的牌位,墓碑在哪她一点印象都没有,怕是奶奶一直没带他们去过。 谢婆子深深叹了口气:“你们有这个心就行了。” “至于埋身之地?若是团哥儿以后有了大造化,咱们再风风光光的回去。” 虽然说的含蓄,红豆大致能理解奶奶的心思。早年丧夫,后又搬出村子,怕是跟那边的人处的并不好。 “行,听您的,等我跟团哥儿以后出息了,一定让您穿金戴银的回去,跟那些老友好好叙叙旧。” 红豆笑着哄道,老人家一听,果然乐呵起来,打散了方才的沉重气氛。 “奶奶,您和娘带着团哥儿回去吧,我跟小雅去表妹那就行。” 表哥天不亮就将表叔和叔母接了回去,这会还早,大伙应该全都在祭拜先人,孙家老宅那边也不会这时候去动姨奶奶的坟。 可是谢婆子不愿意。 毕竟事关自己的姐姐身后之事,她不去实在不放心,娘家若是一个人都不出现,孙老头和钱氏肯定更嚣张。 “奶奶,您去了,若是再有个好歹可怎么办?您的药都还没吃完呢。”要是再气出个好歹,怕是在孙大夫那都听不到好话了。 “你放心吧,我还要活着看你们成亲,生子呢。” “你这越是让我憋着,我越不舒服,等我过去骂一顿,保证神清气爽,我这身体也舒坦了。” 。。。好像很有道理? 红豆突然想起自己,后世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发泄一顿,确实会舒服很多。 谢婆子看出孙女态度有些松动,趁机劝道:“孟大三个不是也要去?他们三往那一站,谁敢惹我。” 谢婆子见身边的小雅也扬了扬拳头,兴奋地道:“对,还有小雅丫头呢,这丫头饭可一点没白吃。” 小雅得意的颔首:没错,我会看着奶奶的。 得,话都被奶奶说完了,她还能说什么。 孟大哥三个加上小雅,看着奶奶应当没有问题,要去就去吧。 “娘,那您带着弟弟在镇上逛逛?我们事情办完了就回来。”娘性子软,弟弟年纪又小,不去的好。 “对,对,你跟团哥儿好好休息一下,团哥儿还小,免得冲撞了什么。” 万一被吓的失魂了怎么办。中元节,也有许多孤魂野鬼。 张氏没有意见,比起未见过面的姨奶奶,她确实更在意自己的孩子,若是可以,她也不想让女儿去,可是她知道不可能。 张氏只得带着儿子,坐着今日特意租来的马车往镇上去,而红豆三人则由美花拉着,往杏花村去。 马车上,张氏突然想起附近的一座寺庙,反正今日也没事,干脆带着儿子去庙里拜拜。 也好点上一盏长明灯。 “师傅,去清凉寺吧。” 张氏一脸慈爱的看着小儿子,想到死去的丈夫,内心一阵惆怅。 希望以后,咱们一家人都要好好的啊。 两刻钟后,马车停在了清凉寺的大门前,张氏带着小儿子一步步踏上台阶来到了寺庙中。 这会寺庙的人比较多,家境尚可的人家都会在家人死后点上一盏长明灯,以示自己对死去亲人的祝愿。 也有人专门来寺庙拜菩萨,希望菩萨保佑地下的亲人早日投胎,重新做人。 她打算给死去的丈夫也点上一盏。 “这位夫人,可是要点长明灯?”一个年轻和尚站在佛像之下,客气的问。 张氏点头示意:“是的,小师傅,麻烦你了。” 长明灯高高挂起,张氏牵着团哥儿的手,开心的笑了。 “谢谢小师傅。”张氏添完香油钱,一身轻松的准备返程。但刚跨出门槛,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停下了脚下的动作。 张氏的眼神突然有些莫名,团哥儿仰头见娘亲这样,有些奇怪:“娘?” 张氏摸了摸孩子的脑袋,重新笑了一下,然后转身又拜托年轻和尚点了一盏长明灯。 年轻和尚眼神悲悯,并不多问。 回去的路上,团哥儿圆圆的脸上实在忍不住好奇:“娘,为什么后面又要点一盏灯呢?” 爹爹的不是都点上了吗? 张氏神情有些落寞,不知道该如何跟儿子解释:“是给你一个姐姐点的。” 姐姐? “姐姐不是去表叔那了吗?我怎么从不知道自己还有其他姐姐呀?”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