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秦皇后,阿房 (第1/4页)

“陛下许儒家以特权,儒家不是大兴便是大劫。越没有那么天真,会认为陛下要废法行儒,那这便该是大劫了。”

淳于越一直在淡笑,他的声音也很是平稳,就像在说别人的事。

“以陛下之心性,长公子如此, 儒家难辞其咎。要杀儒家以泄愤,再正常不过。”

李斯默然片刻,道:“跑之可乎?”

“天大地大,俱是秦土,跑又能跑去哪。”

“燕,楚, 齐, 此三地可也。这三地名义秦土,实际依旧为六国贵族所掌。”

“越自齐入秦, 发誓要重振儒学。如此归齐,不妥,不妥。”

“不要命乎!”

“李兄若真如此担忧越,越有一问,请李兄解之。”淳于越殷切地看着李斯,道:“李兄为陛下近臣,所知定比越多矣。敢问长公子之病症, 还未痊愈乎?”

淳于越这一问, 让李斯一下子便想到了那份他偷看过的旨意。

长公子哪有什么病,早被陛下暗中发配到上郡了。

若是淳于越知道长公子已不在咸阳,或许就不会再抱有儒家能崛起之幻想。

嗯?斯懂了!

赵高一直在强调我身兼儒法两家之长, 既是在提醒我朝堂这些儒家门生死后,我便能总领儒法两家门生。

更是在提醒我,陛下是在考验我。

陛下知道我不小心看了圣旨,却没有怪罪,且今日还特意要求我来告知淳于越。

就是要看看我会不会为了同门之情, 而泄露圣旨内容。

一旦我告知淳于越长公子真相, 以致淳于越逃跑,那陛下就会知道我泄露圣旨。

赵高说我和淳于越有同门之谊,无疑是再次点明,陛下就是要我断了最后一份人情,做一孤臣……

李斯越想越觉得就是如此。

但这一刻,他没有了站在博士署门前的纠结。

自他拉着淳于越走入博士署,他就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他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赵高提醒他的话,是赵高揣摩出来的始皇帝之意,始皇帝可从来没有直接跟他说这么多。

李斯很是自然地摇摇头。

“长公子到底得了什么病,至今还未痊愈?”

“长公子没患病。”李斯刻板道:“陛下已暗中将长公子发配到上郡。淳于兄,速速离开咸阳吧。”

淳于越听闻,这次也没有露出任何惊奇之色。

在李斯不解目光中,淳于越释然地长出口气。

“果然如此。”

“……你早便知道?”

“猜之八九也。李兄之言,算是验证了越心中所想。”

“此时离去,还来得及。”

跑之可乎?

不要命乎!

此时离去,还来得及。

李斯连续三次要淳于越逃离,淳于越拒绝了两次。

这第三次,淳于越看了看李斯那张刻板得难以看出情绪的脸, 笑笑, 点头。

“可。”

李斯起身行礼,严肃地道:“保重”

淳于越起身回礼,言道:“再会。”

李斯如释重负地离去,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之轻松。

淳于越在李斯走后,亦是走出私室,走入博士署深处。

“淳于仆射又来寻伏博士?”

“然也,伏生可在?”

“就在里面。”

“谢过黄博士。”

淳于越与路过的相识博士攀谈了两句,继续向内行进。

仆射年俸四百石,博士年俸六百石,仆射地位在博士之下。

但博士署,没有哪个博士拿淳于越当仆射。

谁都知道,淳于越是儒家领袖。

淳于越轻车熟路地行至一间房屋,轻力慢叩三声房门。

里面无人应答。

淳于越早就习惯,不再犹豫,推门而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伏生摇头晃脑读论语的形象,出现在淳于越眼前。

淳于越走过去,右手轻拍伏生肩膀,唤道:“伏生。”

拍了两次,才让伏生从忘我读书状态出来。

伏生手里捧着《论语》,惊讶地看着站在他身后的淳于越,道:“淳于兄是何时来的?”

在伏生的视角,淳于越就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