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谁对付贵妃,她就帮谁,不讲道理 (第1/1页)

周瑾承无措的求助贵妃。 贵妃紧紧攥着拳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想着对策。 忽然—— “陛下明察,您是看着承儿长大的,他的脾气秉性您最了解”,贵妃期期艾艾的说着,“承儿虽说平时有些胡闹,但不至于没脑子到在赏花宴诋毁亲姑母,一定是被人挑唆的!”。 “陛下,承儿对待朋友真诚,难免会被身边人的情绪影响替朋友打抱不平,可这样一来不是正说明承儿有一颗赤诚之心吗?”。 “公主,承儿真是无心之失,还请公主大度,原谅承儿吧”。 周瑾承反应过来连忙应和,“是啊父皇,儿臣是见赵太傅被骂,赵杰书被打一时太过生气,太傅是我的老师,阿书是我的朋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阿书也是我的亲人,我肯定要维护他们啊!”。 “只是言语上太过激进,伤害了姑母,我,我这就给姑,姑母赔不是!”。 说着,周瑾承就转身朝周锦初跪下,心里万般的不情愿,但也不得不低头,“姑母恕罪,侄儿错了,还请姑母原谅”。 周锦初擦着眼泪,没说话,但和江行知对上视线时,两人的眼里都有些沉重。 周瑾承一向恃宠而骄,原本以为他会闹一顿,结果……低头认错了? 这可真是不太好办。 周锦初看向熹和帝,见他沉着脸不知想什么,便觉不好,马上扯出一丝难看的笑容看向贵妃和二皇子。 “我知晓二皇子是无心的,原谅二皇子就是”。 周瑾承一听,高兴了。 然而下一秒就听她继续说,“况且我这个做姑母的如何能去怨一个小辈,都是我不好,不能好好教导彦儿,让他为了救人在大街上对赵家公子动手,真是失了体统”。 周锦初哭唧唧的看向熹和帝,“皇兄放心,待回府皇妹一定好好教训彦儿,让他再也不要惹是生非!”。 皇后看了一眼熹和帝,又瞥了一眼跪在地上泪眼婆娑的贵妃,嫌弃的翻了个白眼儿。 “陛下,彦儿是对赵家公子动了手,可也是赵家公子的行为太过荒唐,臣妾想,就算不是彦儿,也会有别的人打抱不平。若是因为这个就要责备,那往后谁还会见义勇为呢?”。 皇后和周锦初不熟,但谁对付贵妃,她就帮谁,不讲道理。 皇后看着贵妃笑了笑,“贵妃啊,本宫再多嘴一句,赵太傅是个好的,承儿在他身边读书学知识也应当不错,只是那赵杰书做事荒唐,着实有些过分,若承儿再和他混在一起,难保不走歪路”。 “母后!”,周瑾承想要反驳,但被贵妃拦下。 贵妃点头,“皇后教训的是,臣妾明白了”。 周瑾承不服,赵杰书是他最好的兄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品性是好是坏难道他不能分辩吗? 为什么所有人都说赵杰书不好! 熹和帝沉了口气,“皇后说的有理,赵杰书挑唆二皇子,就打个三十大板以示警戒吧,赵太傅不能好好教导自家孙子,实在担不得皇子老师的名头,以后承儿就去国子监念书吧”。 “陛下!”贵妃慌了,没想到皇帝会直接不让赵太傅教承儿,赵太傅可是她求了好久求来的……如果承儿真的去了国子监,那和普通的皇子有什么区别。 皇后满意的扯了扯嘴角,心中痛快无比。 她早就不满皇帝让赵太傅去教周瑾承,她的儿子,如今的太子从小就是在国子监进学,周瑾承多个什么,多个不聪明的脑子,还是缺了个心眼儿? 熹和帝懒懒的掀开眼皮,看向贵妃时神色淡淡,“承儿言语冒犯长辈,作弄弟弟,便罚闭门思过半月吧”。 周瑾承震惊,“父皇!”。 “还不快去!”。 周瑾承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了,走之前痛恨的看了一眼江行知。 都给他等着,此仇不报,他就不是周瑾承! 罚完了就是赏,熹和帝大手一挥,直接赏了千金作为给周锦初江行知的补偿,同时又想起江行知是张康年的弟子,以他大哥护崽子的程度肯定会“杀”进皇宫跟他拼命。 所以还不如再赏个大的,堵大哥的嘴! 打定主意,熹和帝便说,“行知啊,之前给你的圣旨不作数了,朕即刻恢复你会元身份,今年直接参加殿试吧”。 周锦初和江知尘喜出外望,连忙要谢恩,但江行知不接受。 “多谢陛下深恩,但行知还是想参加会试历练一下”,江行知憨憨笑了一下随即问道:“不知舅舅可不可以换个赏赐?”。 一声舅舅给熹和帝叫懵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是在叫自己。 对于这个称呼,他有些惊喜还有些小开心,于是大方道:“行,你说,只要不过分舅舅都能答应!”。 “那行知就多谢舅舅了!”,江行知又磕了一个头起身后说道:“之前二皇子表哥说商人低贱,既然表哥这样嫌弃不如就给行知几间铺子吧,行知不嫌弃!”。 贵妃震惊了! 什么?要铺子!那怎么可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