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换了衣服,到了大堂,杨氏亲手给他倒了一碗鱼汤。

李衍吃的畅快,问道:“父亲呢?”一回来就不见父亲,一般而言,李衍回到家,需要将考试所做的文章给父亲看看。可是李衍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也没回来,所以李衍感觉奇怪。

杨氏道:“原本在家里等着,谁知你进考场没有多久,就被皇上宣进宫去了。一个时辰前,便派人回来传了信,说今晚不回来用膳。”

李衍点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

欢快的用完膳,杨氏只是在一旁笑看着他,没有问什么考的如何的字眼。在杨氏心里,李衍自然是行的。

“母亲,我去书房了。”

杨氏站起来,道:“别耽搁太久,今儿你早点睡吧。”

李衍笑道:“母亲放心,儿子一点都没感觉累,默完了文章,还可以去场地打上几场。”

杨氏这一听,才放下心。

毕竟很多学子一从考场出来就病倒累瘫了。

“宫裁派碧月回来给你带了些东西,我让人给送去你的书房,你可以去看看。”

李衍点点头。

贾家自两年前出了孝,便重新开始豪奢生活,甚至比贾代善还在之时更张扬许多。

后来,贾元春得宠册为正三品婕妤,贾政也升了五品户部郎中,可以说贾家更富贵了。

贾琏和王熙凤那场豪奢婚礼,至今还叫人难忘。

李纨和贾兰在贾府的日子备受忽视,但是贾母总算做到昔日的承诺,没让王夫人和府中下人苛待她,这从她可以时不时的派碧月回李家就可以看出来。

回到书房,李衍拆开李纨送来的礼盒。

除了信,就是一些适宜的药材。

信上交代他考试要补补身子,不要过于疲惫之类的。李衍知道李纨是怕了,怕他和贾珠一般……另外信尾李纨还提了一件事,原来贾敏重病去了!

李衍不禁一叹,因为林如海对李家的援手,李家在年节总是派人给林家送礼,除了药材、字画之类的,就是一些小玩意。

偶尔也在信里以李衍自己和杨氏举例,注意养生、锻炼自己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变好。

没想到林黛玉嫡亲的弟弟林墨玉从风寒挺过去,贾敏还是因为这场风寒。而缠绵病榻,现在还去世了。

李衍揉了揉眉心,生老病死,最是无力之事。

李纨的信中还提到贾母欲接林黛玉和林墨玉在京小住,看来多了林墨玉这个不存在的小孩,还是没有改变林黛玉进贾府的剧情。

李衍三年守孝,基本闭门不出,更何况下姑苏了。现在因为童子试的缘故,李衍更不好出去。所以,李衍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

夺得头名

李衍想了想;贾家和李家有些隔阂,贸然送礼反而让贾母和王夫人对两位产生意见;所以他提起笔让李纨多提点一番。

将信写完;李衍将今天默写出来的文章放于书桌。看了一会儿书,李衍见父亲还未回来,便歇下去。

第二日清晨;李衍早早醒来,去了正院候着;就见李廉在更衣准备上朝。

李廉将李衍过来;对他点点头。

“你的文章我看过了,虽然能过县试;但是后面的考试也需要保持平常心;将你这些年所学的水平发挥出来。”

李衍答道:“儿子知道。”

李廉这时已经打理好;说道:“你再好好休息,我去上朝。”

李衍让开步子。

李廉出了院门,坐上轿子。

轿子一放下,李廉不禁想到昨日皇上对他提过自己的儿子,他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知道自己儿子。要知道自己的儿子因为守孝,这些年可谓是低调。

李廉想归想,总归觉得不宜大乱儿子备考心境,所以他隐瞒下来,李廉想来也不是什么祸事。

在屋里过了五日,李衍准备考试等物去参加第二场考试。

到了县衙门口,发现已经有很多学子在一旁等待了。

随着衙役门检查过,学子们已经有不少人进入了考场。

县衙大堂的百位基本被占据,院子的大场地也有不少人坐下。李衍没想到这些人这么积极,要知道李衍今日也是提前了一个时辰。

人还未来齐,彭县令就过来了,不过他不像昨日一般空手而来,而是提着一份卷面。

众人拜过,彭县令没有坐下,他站在案桌前道:“县试第一场最为重要,参加者有一千二百一十七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