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1/4页)

紧接着是《RM铁道》刊发了肖远航采写的稿件,虽然篇幅不到千字,而且只配发了一幅照片,但肖远航毕竟只是冒然投稿,能给这么大版面也足见《RM铁道》对此新闻的重视了!

接着《辽东日报》和《松江日报》也刊发了出来,两大省委机关报报道的篇幅虽然不大,也就是三四百字的文字稿再配发一幅照片,两报报道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是从肖远航采写的2000多字的通讯稿中编辑截取的,即使这样也难能可贵了,如果没有唐婉君的推荐,估计这个报道很难登上两大省报的版面,毕竟,现在不是“3、5”学雷锋活动日。

最后报道出来的是《ZG青年报》,做为共青团全国最高的机关报,虽然只刊发了一幅照片外加一百多字的图片说明,但其是覆盖全国的大报,其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而松江和辽东团省委的领导,都对这份报纸十分关注,要打造省级青年文明号,必须先给团省委领导一个好印象!

***************************************************

PS:这一章是老曲在沈阳码到后半夜1点半码好的,也是设的定时发布,大约后天中午才能到家,谢谢兄弟们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268章 分局团委要分一杯羹

桐水铁路分局团委的工作平时这点不多,古河列车段团委把青年班组和雷锋班共建的情况一报上来,立即引起了分局团委书记梁石的关注,能和雷锋班结成共建对子,这是他想都不敢的想的事情,而古河列车段团委却把这件事情做成了,而且,雷锋班长还上了他们的车为旅客做好事,并且到古河列车段给团员青年进行演讲,这件事情既有相当的高度,也有现实意义,绝对是能出彩的戏!

做为分局的团委书记,正面基层站段任何一个团委工作出成绩了自然少不了他这个团委书记的份,他立即召集副书记和各部部长开会,研究如何向路局团委汇报这项工作,当然,这个汇报是有技巧的,不能以古河列车段的角度汇报,必须分局团委的角度汇报,这样,古河列车团委搞的与雷锋共建的事情,就转化成分局团委重点抓的项目,这样光靠肖远航报上来的这个情况还不够,必须有更多的素材才行。

会议很快就在了结果,分局团委决定派副书记张国良带队到古河列车段进行调研,并帮助古河列车段团委抓好与雷锋班的共建工作。张国良就是肖远航的前任刘晓红的丈夫,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一个多月了,结婚的时候虽然没有告诉肖远航,但他从张书记那得知后,与张书记他们一起特意到桐水随了礼。

工作组还没有派下去,梁石就陆续在报纸上看到了古黄一组与雷锋班共建的消息,特别是看到《ZG青年报》也报道了这个消息后,他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ZG青年报》可是团中。央的机关报,别说是分局团委,就是路局团委想在上面上一条消息也是千难万难,而古河列车段就这样出现在报纸上。而且还是配发了照片的,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梁石立即改变了主意,决定由他亲自带队下去进行调研,而且是立即行动,这边办公室打电话通知了肖远航,那边他们已经动向去古河了。

分局团委书记梁石兴师动众的而来,肖远航略一思考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肖远航并不抵触,反倒十分的欢迎。这次共建活动是古河列车段团委发起的。确切的说是肖远航这个团委书记发起并实施的,出了成绩怎么也跑不掉他的一份。这和做生意有钱大家赚是一样的,梁石沾了光就得出力,肖远航不能隔着锅台上炕,把这个事情直接汇报给铁路局团委,必须由梁石这个分局团委书记向路局团委上报,铁路局团委与松江和辽东团省委搞联合命名青年文明号,铁路系统的以铁路局团委的意见为主,只有得到了铁路局团委的认可。拿到这个青年文明号才有希望。

梁石一行是乘坐下午的列车来古河,到达古河的时间的17时27分,也就是说今天到了之后也过了下班的时间,只能明天才开始工作。但是接待的事情必须做好。因此,肖远航立即把此事向主管领导张书记进行了汇报。

分局团委书记梁石是正科级干部,和古河列车段的党委书记马德志平行,由张树德出面接待有怠慢之嫌。按照对待的原则,张树德立即向党委书记马德志进行了汇报。一个分局的团委书记,虽然级别在那呢。可在马德志眼里,团委书记根本不算领导,但是人家来了,他必须得出面接待一下,礼数不能差。想了一下问道:“梁书记那边一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