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部分 (第1/4页)

纷找来一些旧衣服送给杜娟和小蝶,虽说旧衣服,却也比她们身上原来的破衣服强了不知多少倍。

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一周后杜娟已经能够下床自行行走了,脸色也红润了起来,因此,她坚决要求肖远航辞掉护工,说她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了,肖远航只好按照她的意思辞掉了护工。

肖远航坐在办公桌前翻看着今天送来的报纸,昨天,辽东日报和松江日报已经分别刊登了他写的《列车上的捐款行动》的报道,今天第一个拿起的就是ZG青年报,翻到第三版的时候,终于在一个旮旯看到了《列车上的捐款行动》这篇报道,顿时欣喜若狂,要知道,这篇报道可不是通过关系,而是自己投的稿,这么大的报纸,这种的中稿机会千分之一都达不到!

而辽东铁道报这个铁路内部的报纸,则是最后一个刊登这篇稿件的报纸,肖远航是在第二天送达的报纸中看到的,虽然心里有些感叹,毕竟一次投中四家报纸是极为不易,他立即决定接着撰写后续的报道!(未完待续……)

第288章 意外的电话

这篇接续的报道已经在肖远航的心中酝酿多时,框架和内容都是反复考虑好的,因此下笔十分的流畅,时间不长,一篇800多字的报道就写出来了,这篇报道主要是介绍杜娟做为烈士遗孀的悲惨遭遇,因为在上一篇报道中肖远航只是介绍了她家中困难的情况,并没有点名她的身份,是在为后续报道做铺垫,虽然南疆那场战争的硝烟已经散落了多年,但是,那场战争还没有被人们遗忘,她的这个身份具有轰动的效应,然后介绍青年班组如何对她进行救治,包括连夜驱车100公里送到古河铁路医院急救的情节,最后收尾时肖远航这样写道:据杜娟的主治医生介绍,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她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预计再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就可康复出院。

当然,医生的话是肖才根据这段时间治疗的情况合理杜撰的,写完之后怎么看心里都觉得有点不塌实,急性肺炎一个星期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是一个医学的问题,肖才根本拿不准,最后他决定到医生找主治医生了解一下情况,根本医生介绍的情况来修改,不然,本来一篇份量挺重报道,如果闹出乌龙来就成笑话。

肖远航看了一下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了,他立即起身赶往医院,趁着主治医生中午还没下班的时间,向他了解一下情况。赶到医院他没有去杜娟的病房,而是直接去了她的主治医生办公室。

主治医生姓李,是内科住院部的主任,他看到肖远航来了,就说:“我还要找你呢,正好你来了,杜娟的住院押金已经花完了,你得再续交500块钱押金。”

因为杜娟既不是铁路职工。也不是铁路家属,不享受免费和半费的医疗,住院的时候办理的就是全费医疗,而且为了她照顾小蝶的方便,为她办理的是单独病房,七八天花掉500块钱也在情理之中。肖远航点头答应道:“好的,李主任,我下午就来给她交钱!”

接着,肖远航就向李主任了解起杜娟的病情,李主任见肖远航交钱这么爽快。根本没有像其它病人家属那样报怨500块钱这几天就花完了什么的,心情很好,就详细的向他介绍起杜娟的病情,虽然杜娟的病情和肖远航杜撰的差不多,但在医学术语上却不是这么说的,肖远航牢牢的记住李主任所说的术语,决定下午一上班就进行修改,到邮局把稿子邮走后再过来给杜娟交钱。

和李主任谈完,肖远航来到了杜娟的病房。杜娟上午的点滴已经打完了,王晓红正坐在床头和她唠嗑,见肖远航来了,王晓红急忙站起身说:“二哥。你来啦!”

小蝶更是兴奋,叫了一声叔叔,跑过来一下子扑到了肖远航怀中。肖远航顺势抱起了小蝶,赶到了床前。对杜娟说:“杜姐,这几天感觉怎么样,好点了么?”经过这段时间的相片。小蝶对肖远航很亲,在她心里真是把肖远航当成最亲的亲人了!

杜娟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的调养,体重增加了六七斤,原来干瘪的脸已经鼓起来了,脸色也红润也许多,如果说她是和刚进医院时是一个人,肖远航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了这些变化都不会相信的。

杜娟低着头说:“我好多了,肖兄弟,明天我就想出院!”

肖远航闻言就是一怔,这才发现杜娟的情绪不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急声问道:“杜姐,我刚和李主任谈完你的病情,他说最少还得住院治疗一周你才差不多能好利落,你这么着急出院干什么?”

王晓红说:“二哥,上午大夫过来说,住院时交的500块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