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皇宫,也有近二百年历史。当初修建的时候,本就美奂绝伦,到了赵琚手里,金粉珠玉、香木奇花,装点得叫人眼晕。

长生想:论舒适方便,还是这里。但是他肯定不愿住进来,眼下也根本不敢挪动……拼命压制着不去想他怎样了,莫名的焦躁不安却始终挥之不去。望着金碧辉煌的大殿,忽然很有杀人放火的冲动。

李府经过抄家之祸,虽说没遭破坏,明面上的东西差不多都被洗劫空了。长生带着子释回去,一应用品,但凡短缺,直接差人从皇宫里搬。

惦记着赶紧回去陪他,等得没着没落的。该死的赵昶,几步路慢得像龟爬,你倒是快点儿啊……

殿门处人影突现,向前匍匐跪行。殿内诸人都不禁一愣:竟然真的是龟爬!

剧本里并没有规定这一条。那身影可悲又可笑。

长生猛然间真切的体会到,赵昶有多么害怕自己杀他。不过三天,年轻的前锦夏太子好像老了十来岁。一种抽离情境的淡漠心情油然而生,稳稳思绪,换了个适当的表情挂在脸上。

赵昶行至殿内,再次叩首毕,靖北王亲自解缚安慰,大意说明华荣锦夏本是一家,你的家就是我的家。你是锦夏的太子,我是华荣的王爷,回头我父皇给你封个爵禄,咱俩便同亲兄弟一般。从今往后,你就得靠我罩着了,只要你乖乖听话,服从指挥,小弟我便保你性命无虞衣食无忧……云云。

赵昶不敢站起来,从旁边米绍丞手里接过玉玺,双手捧托,高举过头,请对方接受。因为羞忿恐惧,一直在打哆嗦,又害怕玉玺没拿稳掉地上,后果不堪设想,结果愈发紧张,哆嗦得更加厉害。反是身边的助手比较镇定,悄悄伸出胳膊扶住他。

本来陪同太子投降献玺的光荣任务,怎的也轮不到米大人。第一候选人,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右相汤世和。第二候选人,是德高望重的国子监祭酒、大学士陈孟珏。第三候选人,是忠心不二的太子少师、右谏议大夫席远怀。无奈太子殿下信不着汤大人;陈阁老气病交加,躺着起不来;而忠心的席大人自杀未遂,正在绝食。下面该轮到第四候选人,礼部尚书宁闳。众所周知,宁大人已然在锦夏朝最后一场肃清外戚势力的行动中掉了脑袋。

要说米绍丞,勉强也算半个宁氏余孽。然而西京满朝上下,几个不是宁氏余孽?把关系最密切的,手里有实权的,影响力较大的一批杀掉后,剩下这些都成了一时蒙蔽,洗心革面的忠臣。所以米大人贬了两级,跟着皇帝逃到鸾章苑,直至太子投降。

赵昶和臣子们商量投降仪式,筛来筛去,最后想起他来。米大人曾经随同李免出使,好歹和对方说得上话,结果竟被推举出来做了锦夏方面全权代表。

受降仪式结束,庄令辰会同符敖一起,约见赵昶、米绍丞等人,商议官方交接各项事务以及赵琚葬礼细节。

西京君臣都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回銎阳,是以赵琚从未打算在蜀州为自己建造寝陵。幸亏中间死过两个宠爱的妃子,葬在南山脚下。当时不惜花费,享殿地宫修得气派讲究,正好腾出来安放皇帝棺椁。

宁氏皇后在肃清外戚之夜已被赐死。往昔后宫恩宠无数,最终殉主的只得一个迟妃。为彰表忠贞节烈,靖北王命令将之以皇后礼与赵琚合葬。但是几个高层人员都知道,棺材里躺的是内侍总管安宸,并非皇帝,总不能把娘娘当真埋进去。庄令辰跟符敖商量,禀过长生,悄悄以衣冠充数,骨灰另外妥当安置,等恰当的时候,交给宜宁公主。

符敖已经被靖北王就地任命为华荣第一任蜀州宣抚,全程参与交接事宜。当然,赵昶方面谁也不敢问一句:你们皇上批准了没有?

接管这么大一个摊子,事情多得很。长生跟属下交代几句方针政策,啥也不管了,径直回李府。“忠毅伯府”四个字,如今是再也不用提了。大门上三块金字牌匾,抄家之夜早被摘走不知魂归何处。鲁长庚师傅对此耿耿于怀:“金子撬下来都好几斤呢,这帮天杀的……”

李府仆人都被子归遣散,尹家来的回尹家,韩府来的归韩府,最后剩下的几个人中,唯独鲁师傅没有入籍,死活赖着不肯离开,要给大少爷做饭。

长生问:“你们少爷跟我去顺京,你也愿意跟着么?”

鲁长庚答非所问:“要不是这回没我跟着,少爷吃不合适,胃疾怎么会加重,犯得这么厉害?当初我就说要一起去,他们非说我添乱,哼……”

长生进了内宅,李文迎过来行礼:“殿下,袁先生说,须和谭先生会诊……”

袁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