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部分 (第1/4页)

┘椎�姆烙�锏搅�650,对破甲弹的防御达到了1100。而在机动性方面,两者的最大越野度都是45,从0到32所用时间都在10秒以内。从这两种坦克的性能分析来看,都是各有千秋,如果在战场相遇的话,那就要看指挥官的指挥,以及坦克兵的素质了。

双方由于都是秘密行动,所以在行进中都没向前方派遣侦察兵,所以完全不知道对方正与自己迎头相进。先是巴基斯坦坦克师先现了印度的坦克部队,在4000米的距离,改3型坦克的热相仪就显示出了印度装甲机群那巨大的目标特征。然后在中事人员的建议下,分了一个团地机动行进继续与印度装甲机群对峙,随装甲师行动的机械化步兵就在后面构筑了反坦克防御阵地,以对付印度装甲集群在受到攻击后的突围。而另外2个坦克团分别从左右两面绕了个大圈,对印度装甲集群进行包围行动。这是个很典型的装甲兵作战方式。但是现在印度的装甲机群根本还没现巴基斯坦的装甲部队,所以就算用这么简单的战术也是够印度人受的了。

战斗是由巴基斯坦坦克师一团团长的改3型坦克的射击开始的,这时候印度的装甲集群已经进入了巴基斯坦人布置好的包围圈中。300辆t…90与350辆改3型坦克展开了生与死的角逐。改3型已经能在2500米的距离用穿甲弹击穿t…90的前装甲了,而t…90要是用穿甲弹的话,只能接近到2000米的距离才能击穿改3型的前装甲。在此以外只有用炮射导弹进行攻击。所以巴基斯坦坦克兵充分利用了距离的火炮的优势在远距离与印度坦克对射,而印度人只有用炮射导弹进行反击,但是这又大大的降低了射击度也就是降低了火力的密度。当印度人努力想靠近双方的距离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坦克兵又回到了自己步兵反坦克导弹的保护范围内,让印度人再遭受到了反坦克导弹的打击。在印度人对付步兵的反坦克导弹攻击时,巴基斯坦的坦克已经运动到了印度坦克的侧面,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打击。最后印度人在前进受到反坦克火力的重点照顾后,撤出了战斗,但是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当印度人与反坦克阵地的步兵纠缠的时候,巴基斯坦的坦克兵已经包抄了印度装甲部队的后路,最后只有20多辆坦克与大部分的步兵逃离了战场,战斗几乎是一面倒进行的。3个多小时的坦克大战结束的时候,印度这个装甲集群的300辆坦克已经被击毁了250多辆,被俘虏了20多辆,300多辆装甲车被击毁了200多辆,俘虏了50多辆,能离开包围圈的印度装甲兵只有20多辆坦克与40多辆装甲车。而巴基斯坦只损失了150多辆坦克,140多辆反坦克战车。这对于他们取得的战果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双方在此战中都犯了严重的错误,以为行动都是保密的,而没有派出前进侦察部队,不能及时的掌握前方的情况,所以才有此次遭遇战的爆,但是巴基斯坦军队在现问题后充分的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并不与在火力与防护占优势的印度坦克部队进行直接的决战,而是充分的利用了自己在观描与远距离攻击力的优势与印度的坦克部队打运动战,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印度坦克部队在遭到袭击并被包围后并没明确突围的方向,也没进行坚决的突击,而是与巴基斯坦的反坦克步兵进行了长时间的纠缠,至使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能完成最后的包围行动,而被截断了退路。如果印度的坦克部队在现已经受到巴基斯坦坦克部队三面围攻的时候能及时的从巴基斯坦防御阵地正面进行突破,那么在突破后进行反包围运动做战,就能完全挽回战场的劣势。如果对巴基斯坦正面阵地的突围不成功的话,就应该及时的回侧以保证自己的后方安全,而不会出现被巴基斯坦坦克部队抄了后路的情况,正是因为印度坦克部队犯下了这连连的错误,才致使有最后的惨败。

不过按照能源集团军部的估计,这两方虽然有了结果,印度人虽然大败,但是印度人的补充也是很快的,印度人自己制造t…90的度这一会儿也表现出来了,虽然有种种的不满意,但是现在t…90就是他们最后的救星了,他们只能是大规模的生产了,巴基斯坦方面可没有自己生产的能力,他们损失一点就必须要中国政府给他们补充一点,看在得到的军事基地的份,中国人不得已又得运来一些,尤其是炮弹。

印度对卡拉奇的包围被解除了,印度人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被歼灭,在得不到新的装甲部队补充的情况下,印度人是不会笨到等巴基斯坦的坦克部队来围歼自己的,就主动的向后方撤退了50公里,在那构筑了密集的反坦克阵地,以对付巴基斯坦已经在这一地区占优势的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